在祖国西南边境的南卡江畔,一条13.99公里长的边境线蜿蜒于茂密丛林之间。这里是普洱边境管理支队富岩边境派出所的辖区,也是教导员杜锋坚守了27年的“战场”。“对面就是境外,这条南卡江就是国境线,在这里工作,容不得半点松懈。”杜锋的话语,道出了戍边人的责任与担当。
暴雨中的生死考验
富岩边境线地形复杂,过去曾因偷渡、走私、毒品等违法犯罪活动频发,戍边形势严峻。不法分子为牟取私利,常趁恶劣天气铤而走险,但杜锋和同事从不会给他们可乘之机。四年多前的一个暴雨夜,杜锋与同事们接到群众举报,成功抓捕了3名偷渡人员,返程途中,杜锋不慎跌入湍急的江水中。“江水一下子就没到了胸口,我本能地去抓身边的东西,幸亏手里的手电筒杵在滑坡上挡了一下,同事们也及时拉了我一把,才没被冲走。”杜锋回忆道。如今,这只陪伴了他12年、救过他性命的手电筒,被改成了台灯,放在女儿的书桌上。“我想让她知道,有些光不仅能照亮黑夜,还能守住生命。”在同事眼中,更令人动容的是杜锋爬上岸后的第一句话:“我没事,大家别分心。”
“家家是哨所,人人是哨兵”
“单凭我们民警的力量,很难守住这13.99公里的边境线。”杜锋坦言,富岩边境的平安稳定,离不开各族群众的鼎力支持。在这里,“家家是哨所,人人是护边员”,佤族、拉祜族等各族群众与民警一道,织就了一张严密的“护边网”。“富岩的老百姓都知道,今天的安定生活来得有多不容易,所以大家都愿意参与到护边工作中。”同时,民警们时刻关心着群众的生活。村里老人房子漏水,他们主动帮忙修缮;留守儿童缺乏关爱,他们定期上门探望;群众牛羊丢失,他们第一时间出动寻找。“我们在这片土地上,不仅是警察,也是群众的‘儿子’‘兄弟’‘父亲’。”杜锋的话,道出了警民之间深厚的情谊。
用青春换边境安宁
富岩边境派出所的民警来自五湖四海,民警们与家人聚少离多,但大家从没有抱怨过。“因为我们知道,只有站好每一班岗,这个‘大家庭’才能越来越安定富强。”如今,漫步富岩边境线,能看到郁郁葱葱的橡胶树、咖啡树、甘蔗林。“这变化和平安的背后,是警民同心筑起的防线,是老百姓跟我们说的‘你们守国,我们守家’。”杜锋说,守边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所有“赛嗨”的共同责任。在富岩,“宾弄赛嗨”(系傣语,意为没有血缘关系但像亲戚一样)的情谊早已融入警民护边的日常。正是这份情谊,让13.99公里的边境线成了平安线、幸福线。
“只要边境安宁、群众安康,我们的坚守就值得。”杜锋望着南卡江,眼神坚定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