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是860万昆明人民的所思所愿,更是全市3万名政法干警的工作信念。
在平安建设的宏大叙事中,总有一些人在默默努力,以“绣花功夫”将社会治理的经纬织得更加紧密,昆明市委政法委综治督导处处长陈娟就是这样一名实践者。
近日,因在平安建设、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重要工作中表现突出,陈娟被中共昆明市委、昆明市人民政府授予个人三等功。
平安建设 润物无声的守护
每到上学、放学时段,校园周边由警察、教师和家长组成的安全防线,为孩子们提供了有力保障——昆明“警校家”护学模式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守护,恰是平安昆明建设渗透于日常生活的细腻体现。
市委政法委在平安建设中扮演着统筹协调、督促落实的关键角色,而陈娟则是这一工作的坚定推动者。在开展平安昆明建设工作中,她深入学习贯彻省、市关于平安建设的工作要求,主动对标思考谋划,围绕发展大局当好参谋助手,扎实推动重点难点工作。陈娟带领综治督导处调研在一线,走访座谈了解各个单位工作开展情况,梳理重点难点,推动健全完善全市平安建设协调机制,不断充实平安建设力量,发挥平安建设考评指挥棒作用,将责任压实到各地、各部门,推动形成全市“一盘棋”的大平安工作格局。陈娟工作在一线,了解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对制度运行、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导,分析研判工作重点,超前谋划,做好平安建设的“参谋员”。
2024年,昆明市刑事、治安、电诈警情同比下降19.47%、19.94%、22.39%,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达98.32%。
利剑护蕾 全方位织密保护网
在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过程中,陈娟和同事梳理出各部门的责任清单,并通过定期调度、跟踪问效,确保政策落地。在推动专门教育工作中,综治督导处不遗余力,督促全市所有县区成立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牵头教育体育、公安、司法等部门,结合昆明实际制定评估送教流程。积极协调金殿中学和东川、寻甸等地加强专门学校建设,教育、感化、挽救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这一系列举措,为那些需要特殊教育和关爱帮扶的未成年人,打开了一扇通向新生的门。
2024年,昆明市全力推进“利剑护蕾”专项行动,陈娟带领综治督导处按照行动要求,致力于从源头上预防和整治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突出问题,持续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综治督导处指导政法单位和各县区从家庭、学校、社会等层面入手,最大限度消除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不良因素。同时,梳理发生在昆明市的重点案件,并开展强制报告责任倒查,推动“涉案行业场所被依法查处到位、涉案相关责任人被依法依纪追责到位”,达到以案促改、以案促建的目的。
在对昆明市校园及周边集中整治行动中,全市共确定整治区域5180个,开展联合整治257次,对周边商户开展告知工作8521家次;全市1727名儿童主任兼任村(社区)未成年人保护专员,依托关爱留守儿童之家、妇女之家等阵地,对符合临时监护条件的儿童做好临时监护和救助保护;全市中小学100%配备专(兼)职心理教师、“法治副校长”;开展闲散未成年人就业创业服务,提供就业帮扶604人次……每一项举措都在为孩子们筑牢安全成长的坚实防线。
聚焦重点 常态化源头治理
在开展综治工作中,陈娟带领综治督导处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盯群众急难愁盼,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近年来,组织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特殊群体服务管理、防范打击电信诈骗、“护校安园”等专项行动,深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深入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建立健全打击犯罪协作配合机制,加强对苗头性、隐患性问题的分析研判和集中整治,做实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工作,扫黑除恶工作法治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陈娟用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和坚韧,在兢兢业业履职尽责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勇挑重担攻坚克难中彰显忠诚奉献,推动各项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为全市政法事业贡献了一份珍贵的“她力量”。面对三等功荣誉,她显得很淡然:“这份功劳属于所有并肩作战的同事。”正是无数个如陈娟般的政法干部,以匠心独具的“绣花功夫”,织出了群众安全、社会安宁的和美画卷。
(来源:昆明日报 记者:唐丽 通讯员:胡曼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