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风采 > 那些人 那些事 > 正文
能文能武的“反诈警花”
发布时间:2025-03-18  责任编辑:符晓

“在从事反诈工作之前,我一直从事内勤工作,一次偶然机会,我接触到一名电信诈骗受害人,听着他诉说自己被骗的过程,我深深感受到他内心的绝望。作为一名人民警察,我决心帮助他们,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他们远离电信网络诈骗。”正是这次经历,在彭岚心中埋下反诈的种子。

 

自2019年起,彭岚便奋战在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最前沿,凭借高度的责任感和过硬的业务能力,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被大家亲切称为能文能武的“反诈警花”。彭岚主要从事电信诈骗资金研判工作,为适应岗位要求,她主动向前辈请教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积极参加各类反诈知识培训,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典型案例,深入研究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法和心理特点,并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资金穿透技战法。2024年,彭岚参与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24起,共挽回群众损失210.22万元,同时创造性地总结出从“卡农”到“卡商”再到“窝点”的资金追查技战法,研判境内“卡商”724人,落地打击132批次,有力推动了“断卡”行动的深入开展。

 

“越快做出资金研判,就能越快对受骗资金进行止付冻结,才能更好地保护群众财产。”为进一步提高资金研判工作的数据支撑,彭岚协调整合辖区8家商业银行入驻反诈中心,协助开展资金查询、止付、研判等工作。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彭岚的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准备接听求助电话,她的电脑永远亮着,屏幕上闪烁着各种数据信息。2024年,彭岚共接收处理资金预警线索98条,上门劝阻98人次,牢牢守住了群众的“钱袋子”。她说:“作为一名人民警察,守护群众的财产安全是我的职责,看到群众因我的工作而避免损失,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电信网络诈骗,事后打击不如事先防范,快破案不如不发案,多追赃不如不受骗,只有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案件发生,才能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在意识到反诈宣传的重要性后,彭岚开始自学反诈宣传知识,主动开展反诈宣传。为提高群众的识诈、反诈、拒诈能力,彭岚翻阅大量案例资料,结合不同人群、作案手法、防范手段等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2024年,彭岚开累计开展反诈宣传10余次,服务群众50000余人次,作为“普洱警方”反诈主播完成警察节直播首秀,受众达1100余万人次。

五年的时间,群众在哪里,彭岚的反诈工作就做到哪里,录制各类形式反诈节目、进行反诈知识宣讲……她步履坚定地行走在群众中间,一往无前地战斗在反诈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