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风采 > 那些人 那些事 > 正文
庭审背后的“她力量”
发布时间:2025-03-06  责任编辑:汪雨春

在庄严肃穆的法庭上,法官敲响法槌的声音总是格外清晰,但很少有人注意到旁听席和审判席之间那道流转的微光,那是女法警杨薇警帽上警徽反射的光晕。她如炬的目光正无声地守护着这场关乎正义的仪式。杨薇,女,共产党员,三级警长,今年是她进入红河州个旧市人民法院工作的第7个年头。

法庭背后的“隐形守护者”

“大事不出”是原则,“小事也不出”是信仰。2024年,杨薇以“警务安全零事故”为标尺,编织出精密的警务安全网络。面对日均百人的安检流量,安检仪前12000次抬手转身和11000余件次物品检查构筑起无形的安检矩阵;102场刑事庭审警务保障、43人次押解、57人次看管、68件次值庭、1次特殊押解,均见证了她身为法警的专业素养;强制执行现场,她以法为剑护卫司法权威,而在民事行政审判领域,她也以10次护航彰显了柔性执法的温度。这些看似冰冷的数据,却是“隐形守护者”们守护万家灯火的密码。

  

平凡岗位的不凡日常

清晨6点,天色尚暗,杨薇已和同事们驱车前往看守所。此次任务是押解女性犯罪嫌疑人到庭。她认真核对名单,仔细检查械具,并再三叮嘱同组队员:“检查时一定要留意各个细节。”从嫌疑人走出监室直至还押归队,她全程保持高度戒备。

在面对情绪崩溃的女嫌疑人时,她既会坚决执行规定,又会轻声安慰。杨薇表示:“她们见我是女性,抵触情绪会减轻许多。”在矛盾不可调和的家事审判庭审现场,她的目光不会离开原被告。在讨论争议焦点时,她会转头提醒同事注意观察他们的肢体语言,可能会情绪失控。

“穿上这身警服,就要守住法庭最后一道安全线。”杨薇认为,在法庭内,突发状况最是考验法警的应变能力。在一次庭审中,被告突然拍案而起,无视庭审纪律,欲冲向原告,还举起包要砸向原告席,旁听席顿时传来阵阵尖叫。千钧一发之际,杨薇和同事们迅速冲上前,成功控制住当事人,保护了庭审的秩序与安全。这便是她日常工作的写照。这些平凡又琐碎的日常,却因她值庭时永远挺直的脊背而隐隐有光。

刚柔并济的“她力量”

“请转身,抬起双手。”杨薇正在对一名女性当事人进行安全检查。由于从未到法院办过事,当事人显得有些胆怯,杨薇特意放轻动作,检查结束后还贴心地帮她整理好衣领,轻声说道:“别担心,这只是正常的安全检查,结束后前往诉讼服务中心就好。”

偶有情绪低落的女性当事人在庭审结束后久久不愿离去,在法官释法的时候,杨薇就会静静地站在一旁,微微偏头,专注倾听、留心观察。她会给当事人适时地递上温水,也会在间隙轻声安抚:“法院会依法保障你的合法权益。”这种细腻的共情能力,使得女法警在特殊案件中成为不可或缺的存在。

在性侵案件的搜身检查、未成年人案件的心理疏导、哺乳期当事人的临时照护等工作中,她们的付出让冰冷的司法程序增添了温度。然而,温柔并不意味着软弱。在执行现场,她们同样雷厉风行。曾有“老赖”躺在地上撒泼打滚,却被看似文静的杨薇一个反关节技制服,乖乖就范。这种温度和力度的平衡、张弛有度的节奏,贯穿于杨薇工作的每个日夜。那些微小的善意,让司法工作焕发出了人性的温度。

  

警服之下的烟火气

脱下执勤制服,她和普通女性并无二致。在支部和工会中,杨薇也总是默默做好服务,尽心尽力策划好活动。而训练馆里能扛着防暴盾牌跑3公里的她,下班后就变身温柔体贴的妈妈。但职业特性早已融入本能,每到公共场所,杨薇会不自觉地观察逃生通道,朋友聚会听到有人抱怨法院判决,她立刻变身“普法达人”。问及工作压力,她会笑着说:“我要对得起身上的警服和警校毕业时的誓言!”

  

据统计,全国法院女法警占比已超30%,这个数字仍在增长。她们用女性特有的敏锐与坚韧,在刚性的司法体系中编织出柔软的防护网。正如一位老法官的称赞道:“法警姑娘不简单,庭审秩序稳如山。”真正的光芒从不刺目,它藏在运动场上浸透汗水的训练中、庭审现场默默守护的背影中和将职业信仰化作生活本能的每个动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