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清晨,保山市滇滩镇早坡村村民闫生锦早早穿上为大学生义警队配发的执勤服,郑重地将“治安志愿者”红袖标佩戴在左臂,把“守护边境 吾辈有责”红绶带整齐挂好,走进保山边境管理支队滇滩边境派出所。
“今天是我在这里的最后一天,我要站好最后一班岗。”闫生锦是滇滩边境派出所在寒假招录的大学生义警。
2024年以来,为进一步深化巩固平安边境模范乡镇创建成效,全面打造滇滩边境“群防群治亮点品牌”,滇滩边境派出所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大学生志愿者,邀请他们假期加入“大学生义警队”,参与辖区边境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志愿服务活动。
“我是通过‘滇滩之窗’微信公众号了解信息后报名的。”
“是我爸爸看到辖区微信群发布招募信息后帮我报的名。”
“我是在政府网站看到的消息。”
……
谈起报名的初衷,大学生都是想为自己的家乡贡献出一份力量。此次活动先后共有来自云南大学、云南警官学院、昆明理工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等16所高校的18名大学生参与。
谈起来到派出所开展工作后的感悟,他们说得最多的是:“移民管理警察真辛苦。”
“看到他们处理纠纷我都捏了一把汗。”昆明理工大学的蒋庆豪说。一次他和社区民警出警处理矛盾纠纷,到现场后,只见两名村民各站一边,气氛剑拔弩张,蒋庆豪从未见过这种架势,站在一旁不知所措。
社区民警立马站到两人中间,“大爹,有什么诉求我们坐下来慢慢聊聊。”“有问题找警察,我们先坐下来。”经过社区民警的安抚,两人终于冷静下来,蒋庆豪也知道了来龙去脉,原来是王大爷地里种的大白菜被李大爷养的牛吃了大半,两人就赔偿问题发生了分歧。
正当蒋庆豪想要怎么解决时,就看见两人已经握手言和,前后不到十分钟。事后问社区民警,他说,调解得多了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之后的日子,蒋庆豪真正见识到了“多”。过年期间,民警每天平均处理矛盾纠纷5起,有时候忙得连一口热饭都来不及吃。蒋庆豪说,参加义警让他切身理解了滇滩边境派出所营区刻着的那一句“为人民服务”的意义。
“我们积极发挥滇滩籍返乡大学生‘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深入辖区开展采集基础数据、收集民情民意、普法宣传、辖区走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工作。”滇滩边境派出所负责人表示。招募大学生之后,派出所统一组织专人对大学生开展系统培训,内容涵盖法律法规、警务知识、服务规范等方面,同时将大学生科学分配到云峰中心警务室、腊幸中心警务室和单位所部,采取由1名社区辅警带1名大学生“结对子”的方式,传经验、教方法,切实让他们增长知识。
就读体育教育专业的麻兴欣报到第一天就跟随社区民警开展走访,一天走了一万五千步。“这比我训练时走的路还多、还累。”麻兴欣说。
让大学生义警充满成就感的是社区普法。“学校学的知识能够用上,群众很喜欢。”云南艺术学院的张景皓说,他将普法宣传的法律知识编成了顺口溜,朗朗上口,非常受欢迎。
让大家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边境巡逻踏查。刚开始巡逻车能蜿蜒盘旋往上走,慢慢地便没有路了,需要步行扛旗巡逻,山路荆棘、杂草丛生,每前行一步,要耗费平时几倍的力气,还要提防踩空摔跤。放眼望去山顶白雪茫茫、云雾缭绕。
“巡边途中,教导员还会讲发生在巡边路上的故事,还会告诉我们辖区3块界碑的前世今生,受益颇多。”云南大学的学生王子阳说,他以前也到过边境一线,但这次有了更深的感触,为自己能生在中国而自豪。
“这个假期很有意义,毕业了我想和他们一样为人民服务。”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李鉴说,她今年大二,准备明年升本科,毕业后想要当警察。
“回到学校后,我要积极入党,做一名为国奉献的优秀党员。”要提前到学校参加比赛的闫生锦说,假期里,他跟着移民管理警察到边境一线开展巡逻,用脚步去丈量和见证祖国雄壮山河。
“除了组织大学生义警参加工作以外,我们还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大学生了解移民管理警察这支队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爱国、爱社会、爱家。”滇滩边境派出所教导员介绍,今年派出所确立的实践主题为“守护边境 吾亦有责”。除了开展日常工作外,滇滩边境派出所还邀请大学生义警队员开展界碑描红、“爱在滇滩”主题朗诵比赛等活动,为平安边境建设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