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1年3月参加工作以来,曲靖市宣威市司法局西宁司法所所长孔迎春在调解一线坚守了24个年头,辖区群众都亲切地称她为“迎春花”。
每年1本调解笔记本
在孔迎春家的办公桌上,两排小山似的笔记本按年份整齐排放。每调解一起矛盾纠纷,她都会在随身携带的工作笔记上记录下案件的受理时间、调处结果等。“每年要记一本,现在有20多本了。”孔迎春说。
随手抽出一本翻开,一页页泛黄的纸张上详细记录着调解情况。这些笔记本不仅记录着孔迎春的调解工作足迹,也见证了她的成长。
“第一次调解就小有成就,现在想起来还有一种自豪感。”孔迎春清楚地记得,24年前刚走上调解岗位时,她第一班岗就交出合格答卷,同事纷纷竖起大拇指。
上岗第3天,孔迎春被委以重任——调解一起10余年的坟地纠纷。面对当事人咄咄逼人的态度,孔迎春不骄不躁地释法说理,清晰的思路和准确的法律把握让当事双方心服口服。
在基层司法行政岗位工作24年,孔迎春遇事沉着冷静、善于思考、处事果断,积累了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她曾主持、参与处理复杂纠纷、重大纠纷、信访积案300余件,荣立三等功2次,被各级政府部门表彰10余次。
架起干群“连心桥”
西宁街道地处宣威市城郊接合部,矛盾纠纷和历史遗留问题多,信访问题比较突出。在信访维稳工作中,孔迎春协助政法委员带领分管部门同事重新梳理街道所有信访积案,特别是对疑难信访件和重复信访件进行摸底,逐一组建专案化解小组,综合分析研判信访缘由、处置调查情况、持续信访原因等,提出切实可行的化解方案,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有效推动一些信访积案的化解。
工作中,孔迎春本着尊重历史、面对现实的态度,依法依理进行调解,并严格按“问一声好、让一个座位、递一杯水、做一次劝解、给一个答复”的“五个一”工作法要求自己,让群众感到温暖、消除顾虑。
“孔所长说话和气、办事公道、有责任心,她说话我们听。”曾经的老访户顾大爷直言,每次找到孔迎春,他都会受到热情接待。
“作为调解员,说话和气、调解公道,公正公平对待当事双方,群众会认可的。”孔迎春认为,调解工作面对的是群众,只要花时间、下力气,总能解开心结。
女所长撑起平安“半边天”
“谁说女子不如男?女司法所所长撑起半边天。”西宁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对孔迎春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他说,孔迎春随时穿梭在街道与村(居)委会之间,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她的身影。作为司法所所长,她一直带着责任感和亲情做好人民调解、信访维稳工作,真心用心、以心换心解决群众诉求。
为做好调解工作,孔迎春分类整理全街道的矛盾纠纷,翔实记录每件矛盾纠纷资料,时常与领导汇报沟通,并协调相关部门处理化解,真正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应。
工作中,孔迎春始终坚持未雨绸缪、汇报沟通、加强思想工作3个原则。对新增的矛盾纠纷,尽量消除在萌芽状态;对重点难点矛盾纠纷,多向领导汇报沟通,寻求解决办法;对于上访的群众,多做思想工作,争取理解支持,力争尽快尽早化解。
孔迎春有较为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并广泛听取群众的心声诉求,她通过探索研究形成了一套有效发现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三级联排、四级联调”机制,建立了西宁街道矛盾纠纷多元化处置中心,辖区没有因调解不及时而激化矛盾纠纷的情况发生,也无“民转刑”“刑转命”案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