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云南省委、省政府决定由昆明市托管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磨憨镇共建国际口岸城市。作为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确定设立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法院磨憨人民法庭,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国门法庭。
三年来,磨憨口岸建设提速升级,经营主体、常住人口扩容增幅,磨憨法庭主动融入边疆基层社会治理,持续探索涉外法治新机制,以高质量司法服务保障高水平对外开放,助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磨憨法庭全景
政治统领,主动融入服务国家战略
磨憨法庭始终把政治建设作为“根”与“魂”,主动将工作置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战略全局中统筹谋划、系统推进。2022年10月,官渡区法院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人民法院高效协同完成移交工作,从院机关选派优秀党员法官组建团队赴680公里外的磨憨常驻开展工作,在最短时间内建成法庭诉讼服务中心。审判法庭实现四级联网,全面落实诉讼事项跨区域远程办理、跨层级联动办理、立诉执就地办理等便民举措,实现群众诉讼权益不断档、不拖延、高效率。
磨憨法庭开庭审理案件
此外,制定《关于服务保障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建设暨磨憨人民法庭发展规划的工作方案(2023—2025年)》等,与勐腊县法院签署《长效交流和司法协作框架协议》,夯实经济合作区建设的法治基础。
护航经济,助力口岸建设提档升级
磨憨法庭持续服务保障合作区经济社会建设发展,主动对接联动当地社区和各司法单位、职能部门,找准服务保障切入点,高效审结商事案件95件,涉案金额近亿元。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设立“优农调解室”,高效化解磨憨地区首例涉外劳务纠纷。对重大项目推进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问题及时予以提示,发挥“前哨站”优势,协助刑事审判庭办理涉磨憨地区刑事案件44件,以强边固防新成效保障边疆安定发展。联合税务部门建立涉税事项协同联动机制,走访调研磨憨镇企业、个体工商户,帮助防范经营风险,实现司法资源与税收征管资源高效配置。三年来,法庭收案数平稳趋降,纠纷成讼率低位运行。
法官干警走访调研磨憨镇企业、个体工商户
面向开放,构建涉外法治创新高地
磨憨法庭依托昆明中央法务区、昆明南亚东南亚司法研究中心,与云南大学等高校,云南省贸促会、涉外律师事务所等联合开展专题调研,形成多项高质量调研成果。立足国际口岸枢纽,针对跨境电商、国际物流等新兴领域纠纷,探索“类案指引+要素式审判”模式,提升审判质效。前瞻性设立知识产权多元治理分中心,化解磨憨地区首例知识产权纠纷。
成功化解昆明市托管磨憨镇后首例知识产权案件
磨憨法庭还与商事调解组织、公证及仲裁机构、澜湄国际法律查明和商事调解中心等建立涉外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平台,持续探索“一站式”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组建“双语+涉外”审判团队,选拔精通外语及国际贸易规则的法官和调解员参与纠纷调处。设立涉侨纠纷调解工作站,聘请熟悉中外法律文化的侨胞担任特约调解员,化解多起跨境买卖、运输、婚姻纠纷。
深耕基层,共画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圆
磨憨法庭深度融合新时代“枫桥经验”与边疆特色,在多民族聚居的边境热土践行群众路线,以司法温度守护边疆人间烟火。将傣族、瑶族等民族习俗融入调解工作,确保群众纠纷快速有效化解。在“鲍卫忠群众工作法调解工作室”,乡里有名望的长者用世代相传的村规民约调处纠纷,实现“小事不出村”。法庭实质化参与“2+3(1)+N”协同运行,积极参加联席研判会议,推动百余件矛盾纠纷实现源头化解。
开展涉民生专项执行行动
此外,磨憨法庭还开展涉民生专项执行行动,及时发还群众案款,让公平正义看得见、摸得着;开展“双语”普法40余次,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超1500人次,让法治雨露浸润边寨;建立“乡贤、耆老”调解智库,发布农时法律风险提示,护航特色农产品产销,让司法温度可感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