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锚定规范化 绘好新枫景 > 优服务答卷 > 正文
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法院执行局:将胜诉群众合法权益变为“真金白银”
发布时间:2025-07-04  责任编辑:符晓

破解执行困局,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深化司法救助,传递司法人文关怀……近年来,西双版纳州勐腊县人民法院执行局精准发力破解执行难题,做实做细司法救助工作,切实将胜诉群众合法权益变为“真金白银”,进一步提升司法为民温度。

破解执行难:高效执行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

2024年3月21日,勐腊农村商业银行将写着“法治营商享无忧,公平公正保发展”“秉公执法,高效清廉”的两面锦旗送到勐腊县法院执行局。

原来,在一起金融借款纠纷案中,被执行人长期拖欠贷款,执行干警多次上门督促执行、释明利害,最终促使其主动履行还款义务。在另一信用卡纠纷案件中,勐腊县法院通过依法冻结被执行人账户,促使其偿还欠款。

“勐腊县法院的高效执行让我们感受到了法治营商的温度。”银行代表感慨道。

近年来,勐腊县法院执行局对涉金融类案件采取“线上+线下”查控模式,对拒不履行裁判者公布失信名单、限制高消费、司法拘留,持续保持执行高压态势。据统计,今年以来,勐腊县法院通过强化执行措施,成功化解25起涉金融案件,挽回损失585万余元,助力防范化解区域金融风险。

救助解民忧:司法温情照亮困难家庭前行路

2023年,杨某酒后驾车与王某驾驶的摩托车相撞,造成王某轻伤一级、其儿子轻微伤。经判决,杨某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但其名下无房产、车辆等,且无固定收入来源,无财产可供执行,让案件陷入“执行不能”的困境。

承办法官在走访中了解到,王某一家经济困难,主要收入来源为农作物种植,难以维持生活。王某的治疗费以及两个就学子女的抚养费等问题,让这个家庭陷入了困境。

勐腊县法院执行干警经审查后认为,王某及其儿子符合救助条件,于是按相关规定计算,决定给予他们18个月的司法救助金。当救助金送到王某手中时,王某红了眼眶:“这笔钱救了我们全家的命。”

“执行局不断加大对困难群众的司法救助力度,对于因被执行人确无履行能力或查无财产可供执行而导致申请执行人生活陷入困境的案件,执行局主动作为,在深入走访查证后,为符合条件的申请执行人申报司法救助金等帮助,有效解决其生活困难。”执行干警说道。

勐腊县法院积极延伸救助职能,通过与思想疏导、宣传教育相结合,与法律援助相配套,与其他社会救助相衔接,积极探索发展心理治疗,充分体现司法的人文关怀,救群众之急、解群众之困,并通过救助后回访等方式,实现“当下救”与“长久助”的统一,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七年劳务费终落袋:守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2015年,王某带领32名农民工参与某公路项目建设,项目完工后,460万元劳务费却被某工程公司拖欠长达七年。多次催款无果后,王某等人向勐腊县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判决该工程公司支付欠款,该公司却迟迟未履行,案件进入强制执行阶段。执行干警发现该公司除了在项目指挥部有未领取的工程款外,无其他可供执行财产,但该笔款项已被多家法院在先冻结,案件一度陷入僵局。

面对困境,执行干警多次往返景洪、昆明两地,反复查阅卷宗、走访调查,终于找到排除在先冻结法院执行的法律依据,便引导王某提出执行异议并获采纳。然而,新的难题接踵而至,由于该公司未完成项目临时用地复垦验收,需从工程款中扣除相关费用,而政府对费用的测算尚未完成,暂时无法立即协助执行。为保证农民工合法权益,尽快让王某等人拿到欠款,执行干警积极对接政府职能部门与项目指挥部,复垦验收顺利完成后,法院终于收到了可以依法协助执行的通知。

2025年2月,460万元欠款全额打入法院执行专户。拿到款项时,王某握着干警的手声音颤抖:“七年了,这笔钱就像一块大石头,一直沉甸甸地压在我们心里。现在大石头终于落地了,感谢法院,感谢执行法官!”为表达感激之情,王某特意定制两面锦旗送到法院。

“我们多跑一公里,群众就能少受一分苦。司法为民不是空泛的承诺,而是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话语传递温度的实干担当。”执行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锦旗不仅是肯定,更是责任与鞭策,司法也不止于公正裁决,还在于温暖人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勐腊县法院将继续秉持司法为民的宗旨,不断提高执行工作效率和质量,将司法温情注入办案全过程,让每一个案件都成为传递司法温度的生动注脚,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司法的温暖与关怀。

据统计,2025年1月至5月,勐腊县法院受理执行案件722件,执行到位金额6285万余元,对12名拒不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采取司法拘留措施,将6名拒执被执行人移送公安机关,形成了强大威慑效应,其中2人主动履行义务,有效推动了案件执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