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锚定规范化 绘好新枫景 > 法治化解纷 > 正文
“平安版纳”数字平台赋能基层治理 破解矛盾纠纷化解难题
发布时间:2025-07-25  责任编辑:符晓

近年来,西双版纳州通过开设“平安版纳”基层治理信息平台,探索以信息化为牵引推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逐步破解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中长期面临的感知发现难、分类转办难、帮扶包保难等问题,社会治理效能持续提升。

 

 

今年2月,景洪市嘎栋街道北苑社区的徐女士通过“平安版纳”小程序里的“解纷码”,反映了因房屋漏水与邻居发生矛盾纠纷的问题。网格员收到反映后,第一时间联系徐女士进行了协调处理,最终徐女士与邻居达成了和解。

徐女士表示,反映问题后一两天,工作人员就联系她,了解了事情的过程和她的诉求,三四天后邻居就给出了一个明确的回复,她对工作人员处理问题的积极态度和效率很满意。

“解纷码”是西双版纳专为解决各类矛盾纠纷而开发的在线服务程序,于2024年6月正式启用。群众通过手机“扫码”,不出家门即可反映诉求,还可以实时查询受理情况、办理进度、调解结果。其中,可上报的矛盾纠纷类型包括民间借贷、物业管理、合同纠纷等,截至目前,可上报的矛盾纠纷类型已从最初的15类增加至27类,涵盖了群众身边的大小事。

 

 

据景洪市嘎栋街道平安法治办工作人员介绍,在接到群众反映的派单后,他们会在24小时内了解、核实事情的基本情况和问题的症结,分析事件类型,并根据矛盾纠纷和案(事)件性质、类型,确定责任主体,限时组织化解矛盾纠纷。

“平安版纳”基层治理信息平台的应用推广,延伸了感知矛盾纠纷的触角,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格则成了感知矛盾纠纷的“神经末梢”。作为景洪市曼弄枫街道圣井社区的一名网格员,卜嵩姣每周都会不定期到所负责的小区,通过日常巡查、重点走访、居民反馈等多种渠道,全面收集矛盾纠纷线索,并向辖区居民宣传“解纷码”的使用。卜嵩姣表示,“解纷码”可以让网格员更好地掌握小区内的情况,如果小区居民存在矛盾纠纷,可以及时开展调解工作,把矛盾化解在小区内。

 

 

近年来,西双版纳推动以网格为单元汇聚矛盾纠纷、“三类案件”、外来人口等治理数据,依托“平安版纳”基层治理信息平台,实时分析形成网格治理热力图,将网格分为重点网格、关注网格、常态网格进行精准管理,并实行动态评估、调整。

景洪市嘎栋街道聚居了约10万人的旅居人群,流动人口是常住人口的近三倍。根据辖区社会治安综合状况,嘎栋街道将辖区划分为1个重点网格、2个关注网格、100个常态网格。

 

 

据景洪市嘎栋街道工作人员介绍,针对重点网格因出租房密集、流动人口多引发的租赁纠纷、物业投诉、劳动争议等问题,通过三级网格力量下沉实现隐患精准排查,同时通过推广应用“解纷码”,打通群众反映诉求渠道,破解“感知滞后、诉求梗阻”难题,形成“上报即受理、处置必反馈”的闭环机制,推动“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西双版纳州通过健全工作流转、交办、化解的线上线下双轨运行机制,以数字化赋能基层治理,横向联通各行业各部门,纵向贯通市级、街道、村(社区),构建起协同共治体系,实现了矛盾纠纷化解全程可追溯、全程皆留痕,大幅提升矛盾纠纷化解效率,为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提供有力支撑,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治理更精准”。据统计,自“解纷码”推广应用以来,群众共上报矛盾纠纷1973件,调解成功1323件。依托大数据分析研判,2025年上半年,各级综治中心感知发现各类矛盾纠纷14757件,相比去年同期提升5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