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市勐撒镇历史悠久、四季物华、人文荟萃。一直以来,耿马县人民法院勐撒中心法庭深受当地自然、历史、人文的浸润滋养,将法治精神同边疆民族文化相融合,以法治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维护民族团结进步、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打造魅力勐撒亮丽“法治名片”。
枝叶关情、念兹在兹——“如我在诉”为民司法
“感谢法官和各位干部来现场帮我们解决问题,事情解决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收回来了,我们终于可以睡个好觉了!”
这是一起集体诉讼案件,耿马县芒洪乡某村40多户村民与被告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协议,农户以土地入股共同种植沃柑,后来因为行情低迷加上合作社管理不善,合作协议无法继续履行,继而引发纠纷。于是,村民们将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诉至耿马县法院。
勐撒法庭法官在了解案件情况后,提前联系好各方当事人和代理人,与乡政府工作人员、村组干部一同前往现场进行勘察,对果树现状、土地状况、设施投入等情况进行一一清点,耐心询问各方诉求,找到争议焦点,随后,到村委会组织调解。经过各方协调联动及承办法官释法明理,最终,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调解意见,并在现场签订调解协议。
“群众一枝一叶的大事小事,都是我们要放在眼里和心里的大事。”勐撒法庭学习和发扬鲍卫忠群众工作法,秉持“微笑是最美的语言、倾听是最好的抚慰、和解是最好的裁判、实干是最好的担当”理念,充分发挥“扎根基层、贴近基层,面向群众、服务群众”的前沿优势,组织法官和干警走进社区、村寨、田间地头,将“坐堂办案”变为“携卷下乡”和“上门服务”,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生动阐释法理情理,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实现案结事了人和,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司法温度。
籽籽同心、多元共治——共促文明和谐乡风
“法官,你说得对,大家都是邻居,要相互包容理解,才能和睦相处。”在勐撒法庭的“老铁工作室”,一场关于相邻关系纠纷被圆满化解。
老刘和老李是邻居,因为老刘家院子新垒的院墙阻碍了老李家车辆的通行,老李心生不满,私自推倒了老刘家的旱厕,双方互不相让,为此争执不休。为避免双方矛盾激化,勐撒法庭通过联系当地派出所、村委会等了解相关情况,前往双方当事人家里现场勘验调查。法庭干警采用“背对背”调解法,与双方当事人深入交谈,了解双方心结所在,邀请派出所工作人员、村委会干部及特邀调解员到勐撒法庭“老铁工作室”,一边厘清权责边界、固定事实;一边叙事理、述情理,晓之以法、动之以情,最后当事双方各让一步,矛盾纠纷得以化解。
勐撒法庭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仁爱”“和合”“大同”等优秀传统文化理念融入司法实践,以建设中心乡镇综合性服务法庭、促进民族共融为目标,坚持“抓前端、治未病”,在法庭内设立勐撒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同辖区派出所、司法所、村“两委”、民间组织等协调联动,共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同时,邀请当地民族村组干部担任特邀调解员、人民陪审员,充分发挥“熟人”知法纪、懂习俗、善沟通、接地气的优势,助推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
良善法治、绿色司法——优化经济发展生态
近年来,勐撒法庭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立足勐撒镇生态资源优势和地域民族特色,大力推进巡回法庭、诉讼服务站(点)建设,提供集普法、科普、咨询、答疑于一体的“点单式”司法服务,扩大司法“滴灌”服务网格覆盖面。
注重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法保护工作,组织法官干警到当地工厂、企业开展“送法进企”活动,以司法手段护航“一村一品”产业健康发展,保护勐撒藤篾手工编织技艺等非遗品牌。
主动支持和保障勐撒茶叶、稻米、生姜、烤烟等特色产业和其他新业态经济发展壮大,引导企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劳工合法权益保障,通过法庭诉前委派调解、诉中释法明理、案后跟进回访等方式,帮助解决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中遇到的法律纠纷和疑难问题,为企业发展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和良好的法治生态。
坚持以法治兜牢生态底线,依法保护生态环境资源、传递生态文明理念,为企业产业向绿色发展转型、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司法智慧和力量。以绿色为底、以法治之笔,努力绘就勐撒镇“稻香鱼肥粮满仓,薯光乍现姜姜好”的和美画卷。
科技赋能、“数字枫桥”——让乡村治理更高效
勐撒法庭积极推进数字法庭建设,不断升级法庭“一站式”智慧诉讼服务建设,努力实现“一站通办、一网通办、一号通办、一次通办”,提高司法效率。依托覆盖全县的多元解纷远程调解平台,将司法触角延伸到村、组等社会治理的最末端,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勐撒法庭以创建边境地区“无讼乡镇、无讼社区”为目标,协同县级、乡镇、村组等力量,大力推广“无讼临沧”数字化调解平台,通过满足在线视频调解、特邀调解、联系法官等多场景多功能应用需求,高效、低成本化解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实现资源的弹性、精准分配,切实提升服务效能,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勐撒法庭常态化开展“无讼临沧”进乡村等普法活动,帮助提升基层干部和人民调解员在宣传法律政策、化解矛盾纠纷、服务基层治理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在“法治”和“数治”上共同发力,擘画乡村振兴新图景。
勐撒法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提升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以司法手段保护历史陈韵、以法律精神承载乡愁记忆、以法治担当维护民族团结、以现代技术激发治理活力,守护好边陲这座美丽鲜活的民族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