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昆明市西山区棕树营街道坚持以“让群众反映诉求少跑腿、解难题更高效”为目标,积极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探索出一条整合资源、优化流程、提升效能的基层治理新路径,真正把街道、社区综治中心建成群众“家门口”的解忧中心。
多方联动,群众诉求“一站式”受理
棕树营街道综治中心以“集约高效、功能集成”为原则,科学划分功能区,设立统一导引台,集群众引导、综合接待、登记受理于一体,成为矛盾纠纷的“分诊台”。设置多元化解区,涵盖婚姻家庭纠纷、邻里纠纷、医疗纠纷等调解室,具有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等功能。设置指挥调度区,负责风险预警研判、事件分类处置等。群众只需“进一扇门”,诉求就能得到受理。中心推行“常驻+随叫随驻”模式,街道平安法治办、社会事务办、司法所、执法队、派出所、交警队、医调委等“坐镇”办公,确保基础事务“随时办”。法庭、律所、公证处、金牌调解员等专业力量“闻令而动”,保障复杂问题“及时办”,有效打破部门壁垒,实现治理力量深度融合和快速响应。
精准发力,矛盾纠纷“一揽子”调处
棕树营街道综治中心建立了高效顺畅的运行机制。一是统一入口“全量收”。一方面,通过中心窗口“一站式”受理群众诉求;另一方面,构建“派出所接警+网格员摸排”的“双渠道、全覆盖”排查网络,确保各类矛盾纠纷“底数清、情况明”,并全部导入中心平台。二是精准分流“导得出”。建立与入驻单位、法庭、社区的协同机制,按照法治化“路线图”,运用“三单一函”派单模式,将受理诉求精准分流至对口单位,确保“接得住、办得了”。三是闭环管理“盯到底”。通过周研判、月会商、季分析机制,对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进行动态评估、分级管理(低、中、高),并下发督办单,全程跟踪问效,形成“综治中心推程序,办理单位解实质”的工作闭环。
专业聚力,急难愁盼“全链条”解决
棕树营街道综治中心着力打造特色调解机制,提升化解质效。一是“警务+综治”联动。派出所、交警队警力实体入驻,实现接处警平台受理的矛盾纠纷第一时间推送至综治中心处理,并设置治安调解室,融合“刚性约束”与“柔性疏导”。今年以来,成功联动处置相关警情261起。二是“专业+能人”调解。西山区医调委、街道司法所专业进驻,高效化解医疗纠纷,今年已成功调解94件。设立省级调解能手李玮工作室,今年以来调解矛盾纠纷199件,化解率高达98.4%。三是“帮扶+社工”关怀。关注纠纷调处过程中发现的特殊群体,建立“一人一档”,联动多部门提供精准帮扶,如低保申请、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等。同时,引入律师、公证、社工等社会力量,壮大专业调解队伍,拓宽解纷渠道。
自棕树营街道综治中心规范化运行以来,共受理调解矛盾纠纷307件,化解成功率达96.7%,下一步,棕树营街道综治中心将持续建设“实战化、专业化、高效化”的街道综治中心,不断完善运行机制,整合各方资源,努力将矛盾化解在早、化解在小、化解在“家门口”,让解忧中心更加温暖、高效,为辖区和谐稳定筑牢坚实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