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锚定规范化 绘好新枫景 > 规范化破题 > 正文
玉溪市红塔区春和社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助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5-07-24  责任编辑:符晓

春和社区位于玉溪市红塔区春和街道集镇内,是街道经济、文化、商贸中心。近年来,春和社区致力于提高社区综合治理水平,积极推进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和实体化运行,着力在资源整合、网格治理、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上下功夫,有效解决基层社会治理“肠梗阻”,以“四个聚焦”扎实推动平安建设走深走实。

聚焦“一站式” 强化资源整合

春和社区秉承“一室多用”“多室共用”的工作理念,率先在红塔区109个村(社区)中深入推进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集成“多网合一”领导小组、“三官一师”工作室、警务室、信访接待室、人民调解室、公共法律服务站、群众接待室、矛盾纠纷调解室、指挥调度中心等多个服务模块,实现集约化办公,成为联系群众、了解民意、化解矛盾的前沿阵地,确保让群众解决矛盾纠纷“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办得了事、办得成事”。

同时,社区构建“1+1+2+N”组织体系,由党总支书记担任综治中心主任,社区民警(综治专员)担任常务副主任,全面统筹做好综治工作,治保主任、调解主任担任综治中心副主任,基层治理专干、民宗专干、社区专干、妇联主席、团委书记、网格长等为成员,提升矛盾纠纷风险预防预警和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实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的目标。

聚焦“强基础” 深化网格治理

  

创新专职网格员体系建设,打破专职网格员由小组干部兼任的传统,从各小组和居民小区中选拔专职网格员,通过社区集体资金给予14名专职网格员每人每月700元补助,并将其统一纳入社区工作者队伍管理,改善和提高网格员的工作条件、风险保障、薪酬水平等问题,切实解决“招不来、心不安、留不住”等难题。

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依托现有的管理体系和信息平台,按照“界线清晰、任务适当、责任明确、便于考核”的原则,运用“综治+网格”的新模式,对社区网格进行了重新划分,以居民小组为单位,将社区划分为14个大网格,每个大网格再细分为5个微网格,实现了网格化管理全覆盖。通过这种创新的网格体系,社区能及时有效收集上报各类信息数据,更加细致地了解居民需求,及时响应居民关切,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综合服务,有效提升社区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聚焦“规范化” 注重机制优化

规范事项受理范围。对群众上门反映的矛盾纠纷以及群众通过电话、信件、网络渠道反映,12345热线、“110”非警务警情等途径流转,上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派单和相关部门报告的矛盾纠纷,进行统一登记受理,积极协调开展化解、疏导、帮扶、救助。

优化一窗受理机制。通过“一个窗口”受理群众的各类纠纷、信访、诉求和反映事项,由窗口分类流转相关部门进行办理。对于难以快速界定的复杂纠纷,发挥人民调解员、“三官一师”等力量的优势,精准把握矛盾根源,提出具体办理意见,利用“吹哨”权,联系上级相关部门参与调解,力争把矛盾纠纷化解在社区。

完善闭环管理制度。安排专门工作人员对矛盾纠纷进行实时跟踪、动态掌握,及时了解所处的工作流程、办理时限、处理结果等情况,建立完善提示、反馈和评价等工作制度,推动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严防矛盾风险上行。

聚焦“全链条” 注重就地化解

春和社区将能否实质性解决问题作为衡量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强化实战功能,突出工作实效,充分运用好信访接待、投诉举报、多元调解、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等解纷功能,坚持法理、事理、情理相融合,法律、政策、行政、村规民约等手段相协调,强化优势互补、协调联动,最大限度把各类矛盾问题解决在基层,防止上行外溢。

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注重激发人民群众内生动力,充分调动乡贤、“两代表一委员”“三官一师”等力量的积极性,发挥专职网格员、平安志愿者等贴近群众、熟悉情况的优势,协同开展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努力做到矛盾纠纷发现在早、排查在初、处置在前,把隐患解决在萌芽状态,实现基层治理有效、违法犯罪防控有效、矛盾纠纷化解有效、公共安全隐患消除有效。

  

聚焦“信息化” 实现数据融合

在社区全面推广使用“云综治”系统,融合网格事件上报、矛盾纠纷调解、群众诉求反馈等信息,实现业务数据流转的横向联通、纵向贯通,为矛盾纠纷全量录入、统一编码、监测预警提供了平台支撑。接入贯通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视频指挥调度平台,实现纠纷调处实时调度、隐患排查实时研判,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今年3月份以来,社区通过“云综治”工作端报送矛盾纠纷9件,群众通过群众端报送矛盾纠纷1件、化解8件,化解率达88%。加强技防设施建设,在接入各类社会自建视频资源34路的基础上,持续加大视频监控探头建设力度,进一步提升社会面防控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