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规划谋篇之年,也是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的实现之年。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大力总结宣传全省在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中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新亮点,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云南政法故事,进一步全面深化政法领域改革、奋力推进云南政法工作现代化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9月22日至23日,云南省委政法委“锚定‘规范化’ 绘好‘新枫景’”主题宣传活动走进保山市,了解保山市在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本地实践的工作重点和县、乡、村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以及基层社会治理、强边固防等重点工作中取得的新成果、新经验。
采访活动中,来自《法治日报》《中国青年报》《民主与法制》《云南日报》《云南法制报》《云南信息报》,以及央视网、中国网、云南网等中央驻滇、省级主流媒体组成的专题采访团,先后深入施甸县仁和镇综治中心、幸福社区综治中心、施甸县综治中心,隆阳区汉庄镇综治中心、潞江镇综治中心等单位,走进一线工作现场,现场了解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情况,同时跟踪记录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流程,了解保山市在增强社会协同合力,实现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重点工作联动、治安问题联治、服务管理联抓、基层平安联创的好经验、好做法。一路问变化、比特色、找亮点,精选案例进行全方位采访报道。
在施甸县综治中心,这个“一体两翼”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大厅宽敞明亮,各功能区标识清晰。施甸县综治中心将全县13个乡镇的矛盾纠纷按南、中、北三个片区分别进行排查、信息采集、案件分流、包案调处,让群众“只进一扇门、快速解纷争”,打造出本土化新时代“枫桥经验”,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防患于未发之态、消弭于未诉之际、化解于将诉之时。
仁和镇综治中心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采取“1+1+N”联调模式,坚持一站式调解、诉前调解、便捷调解、联动调解等,积极构建畅通、多元、高效的大调解格局,高效解决邻里纠纷、土地纠纷等突出矛盾,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为群众的幸福平安生活保驾护航。
幸福社区综治中心以“标准化、实体化、高效化”建设为核心抓手,持续健全完善服务机制,推进网格化管理服务,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推动居民融合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从搬迁初期的72%升至98.6%,通过实际行动让幸福的地方更幸福。
“中国咖啡第一村”潞江镇新寨村,以打造咖啡产业经济带为目标,创新构建“2244”工作体系,组建两支法律队伍实现“两个全覆盖”,健全四项工作制度,提供“四心”精准服务,全链条落实“一村(社区)一律师法律顾问”工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每到一处,采访团成员既关注典型事迹的挖掘,也注重感人故事的捕捉,更聚焦先进人物的探访。大家用手中的镜头捕捉基层治理的鲜活场景,用细腻的文字记录保山综治中心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筑牢平安建设根基中的具体成效,让每一份采访素材都成为展现保山综治建设成果的生动注脚。
采访团一致表示,保山市在推进综治中心建设过程中,精准整合基层治理资源力量,健全县、乡、村三级联动运行机制,持续拓展综治中心服务群众、化解矛盾、防范风险的核心功能,通过优化流程、下沉力量等举措畅通群众诉求表达与解决渠道,切实将治理成效转化为群众的安全感与幸福感。各家媒体将立足此次采访重点,深入挖掘基层鲜活故事,聚力讲好新时代平安法治云南故事的保山篇章。
(来源:中国网 记者:高丙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