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见义勇为 > 正文
临沧市抓实见义勇为工作
发布时间:2025-08-15  责任编辑:符晓

近年来,临沧市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机制建设为保障、以文化浸润为纽带,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推动、社会协同、全民参与”的见义勇为工作格局,为边疆平安建设注入强劲动能,谱写弘扬正气的时代赞歌。

党建引领,织密见义勇为“责任网”。将见义勇为工作纳入平安建设和社会治理总体规划,构建起由市委政法委牵头,公安、民政、教育等79个成员单位协同推进的高效工作机制。细化落实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条例,制定出台见义勇为协会资金管理使用办法、看望慰问制度、接受捐赠及证书授予办法等,明确表彰奖励、优抚慰问、困难帮扶等权益保障具体措施,确保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积极探索“党建+网格”模式,一方面,让见义勇为精神走进村史室、登上荣誉墙,成为基层文化的鲜明标识;另一方面,将见义勇为宣传融入村(社区)网格化管理,组织党员先锋队深入边境村寨开展见义勇为精神宣传,通过“双语”宣讲、案例分享等形式,激发群众参与热情。

多维宣传,激活崇德向善“正能量”。建立见义勇为主题公园,让城市文明与精神传承深度融合,将“实景课堂”“英雄事迹宣讲周”“青少年正义实践营”等主题活动搬进见义勇为主题公园,引导市民从身边小事践行正义。依托微信公众号、抖音平台开设“见义勇为”专栏,不断推送本地见义勇为典型事迹,线下通过佤族木鼓节、傣族泼水节等民族节庆活动,编排民族舞蹈,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正能量。深化“校园+社会”教育实践,将见义勇为教育纳入中小学思政课程,开展“英雄进校园”活动,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开设“正义小卫士”实践课,培育青少年勇为善为的担当意识。

长效保障,筑牢英雄权益“防护墙”。依托“全省见义勇为信息库”,对全市见义勇为人员及家庭实行“一户一档”管理,定期走访慰问,解决就业、就学、住房等难题。发动企业、社会组织开展“助力临沧见义勇为募捐活动”,确保见义勇为基金逐年递增,保障好见义勇为工作。同时,将见义勇为精神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深度融合,在沧源、耿马等边境县,组建“戍边护村队”,吸纳佤族、傣族等民族群众参与治安联防。

(来源:《长安》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