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临沧市耿马县清水河警务室主动将边境管理与便民服务触角前移至口岸,成为守护边境安全、服务中外客商与边民的“前沿哨点”。
黄金通道上的“领航员”
早晨8点的清水河口岸,口岸通道已排起长龙,满载日用百货的货车正等候通关。“你不看后视镜的吗?硬挤进来,我怎么让你?”民警闻声快步上前,发现两辆货车因并线发生小剐蹭,司机们各执一词,吵得面红耳赤。民警先安抚住两人情绪,细致了解事发经过后公正划分责任,不到10分钟就让双方达成和解,各自上车排队。待车流重新顺畅,民警对着对讲机说:“3号线通道秩序正常,车辆通行有序。”
今年以来,清水河警务室聚焦通关高峰时段保障,在每日早晨8时至上午10时,组织民警进行引导提醒、矛盾纠纷处置,累计疏导道路交通拥堵46次,保障5000余辆货运车辆有序通行。当10时阳光轻柔洒下,民警的身影与往来货车交织,成为口岸一道暖心的风景线。
边关企业的“解铃人”
清水河警务室聚焦出入境政策更新快、企业易出现理解偏差的问题,专门为外贸企业搭建“一对一”联络桥梁,为每家企业指定专属联络民警,定期上门走访,摸清企业在人员出入境、外籍员工管理等方面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政策指引。
企业负责人表示,过去常因对政策细节不熟悉,导致员工出入境手续办理延误,甚至影响货运安排。如今,有了警务室民警的“一对一”指导,及时规避了流程失误隐患,提高了营商效率。
从员工出入境证件的核查办理、外籍人员住宿登记的规范指引,到货运代理流程中的清晰解读,民警凭借贴心服务,不仅帮企业扫清了政策认知盲区,为企业跨境人员流动提供清晰指引、划出明确“路线图”,更以务实举措为外贸企业平稳发展保驾护航。
守护国门的“烟火气”
周末的国门商贸区格外热闹,人员密集往来,中外游客穿梭在商铺间,热闹之余,因语言沟通、消费认知差异引发的小摩擦也时有发生。为此,清水河警务室推出“快速响应+精准服务”新模式。巡逻民警现场处置突发纠纷,驻点辅警解答群众疑问、找人寻物,在群众需要时及时伸出援手,让游客难题“随遇随解”。
下一步,清水河警务室将持续优化工作举措、创新服务模式,以“勇挑大梁”的坚定信念筑牢国门安全防线,推动警务服务效能全面升级。同时,紧扣口岸发展需求,以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和更加精细的服务管理,为推动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