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楚雄州元谋县公安局将“派出所主防”工作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聚焦“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党和人民满意”的工作目标,以做实社区警务为核心,积极探索实践,在“做专团队、做优机制、做实基础、做强科技”四方面持续发力,有力夯实了平安建设根基。
组建社区警务团队
着力打造一支“警力下沉、专群结合、效能突出”的社区警务力量。强化专业警力配备,选优配强社区警务队民辅警,确保人员齐整、结构合理、战斗力强。深化“一村一辅警”覆盖,驻村辅警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成为基础信息采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治安防范宣传的前沿触角。
开创“警格+网格”反诈预警劝阻模式,推行“1+3+N”预警处置,让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与社区网格员力量深度融合,构建起“预警精准、反应迅速、覆盖全域”的全民反诈新格局。
创新组建“义警队”,打造多元化警务力量,整合商户党员、商圈保安组成“平安守夜义警队”,为夜经济保驾护航;美团外卖骑手成为辖区治安的移动“探头”;聘请元谋县大禹节水有限公司员工作为警务助理,助力“水农警务”发展;热心旅居康养群体发挥余热;社区警务团队开展巡逻防范、信息收集、应急联动,有效延伸警务触角,形成警民携手、共筑平安的强大合力。
激发内生发展新动能
以制度规范社区警务工作,推行“清单式、保姆式”派单管理,建立“社区警务每日任务清单”机制。每日根据警情、社情、指令等,梳理形成社区民警当日必须完成的基础信息采集、重点人员走访、场所检查、矛盾调解、宣传防范等任务清单,明确标准、时限和要求,进行“保姆式”派单。
为保障社区民警“全量沉社区”,坚决落实社区民警不参与派出所日常值班备勤机制,确保社区民警主要时间和精力真正“沉”在责任区,能够专心致志地开展入户走访、信息摸排、纠纷调解、服务群众等基础工作,有效解决社区民警“沉不下、待不住”的老大难问题。
压实各部门责任,持续推行“三所一庭”机制,实现90%以上矛盾纠纷能在24小时内化解,疑难矛盾纠纷联动化解,严防各类极端恶性案事件发生。
创建旅居“党建+义警”机制,以设立在云之蓝小区的旅居党支部为中心,辐射周边旅居小区。将符合条件的流动党员吸纳为社区警务工作骨干,发挥其示范带头作用,参与政策宣传、邻里互助、信息反馈、秩序维护等,实现了党建与社区警务、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有机融合,提升了治理温度和效能。
打造品牌引领新阵地
深入挖掘、总结提炼优秀社区民警的工作法,培育“老模范”“老所长”社区警务工作室品牌,发挥“传帮带”典型引领作用,在金龙社区建立1个以“老所长”姓名命名的左晓林警务工作室,在云南省元谋蔬菜交易中心建立1个以全国优秀人民警察“老模范”姓名命名的文华荣警企服务工作站,开通11087(110帮企)专线,24小时为企业服务,打造出“华荣到”警护企航服务品牌。
在元谋县大禹节水有限公司设立樊宗文驻企工作站,服务水利工程,打造“宗融万家”工作法,守护万家灯火。创建“康养旅居+公安驿站”,在龙泉社区康养群体聚集小区设立集便民服务、安全宣传、应急求助、义警联络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康养旅居公安驿站”。驿站提供饮水、充电、急救药箱、反诈宣传册等,成为服务旅居康养群体、展示公安形象、前置警务工作的温馨窗口和平安哨所。
注入智慧治理新动能
元马派出所研发“护苗平台”与“实管、送管”相结合,有效遏制未成年人行业场所违法犯罪行为。实现村(社区)视频监控全域覆盖,织密防控天网,提升风险预警能力,支撑案件快侦快破,筑牢立体化治安防线。
创建“出租房码上管”小程序,用大数据赋能流动人口和出租房管理,努力实现流动人口“随到随报随办”动态管理。老旧小区、群租集中区域持续推广智能门禁系统和指纹安全锁,新建小区进行智慧安防建设,电梯内部安装人脸识别系统,数据直连公安专网后台,通过科技前端感知及时识别人员,同步推送社区民警纳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