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动态 > 警界传真 > 正文
昆明市西山区金牛派出所:“四盾”护校安园体系 筑牢青少年全域安全防线
发布时间:2025-08-11  责任编辑:符晓

近年来,昆明市公安局西山分局金牛派出所始终将“护校安园”作为重中之重,紧紧围绕上级公安机关关于加强校园安全工作的系列安排,在扎实做好日常校园周边治安整治等基础工作的同时,积极拓展安全教育深度与广度,着力构建“校内+校外”一体化的安全防护网。

精准延伸

从“校内守护”到“校外防护”的安全意识跃迁。传统的校园安全守护多聚焦于校内环境与秩序,金牛派出所立足新形势、新需求,敏锐洞察青少年安全风险已不再局限于校园围墙之内,特别是暑期等校外时间,性侵、溺水、诈骗等风险增加。为此,金牛派出所创新打造以“四盾”为核心的青少年安全防护体系——

“防性侵盾牌”:筑牢青少年隐私边界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

“防霸凌盾牌”:守护校园纯净生态,培育友善互助氛围,提升应对冲突技巧。

“防溺水盾牌”:撑起暑期水域安全屏障,普及避险自救知识。

“防诈骗盾牌”:提升青少年及家庭识别新型网络诈骗陷阱的能力,守住财产安全防线。

  

“四盾”理念的核心在于将安全意识教育由校内向校外延伸,由课堂向生活拓展,全面提升广大师生及家长“全天候、全场景”的安全意识、风险识别能力、自救自护技能,实现安全守护无缝衔接。

巾帼普法

金牛派出所充分发挥“巾帼普法小分队”独特优势,有效推动“四盾”理念落地生根。6名女民警以“巾帼力量、柔性普法、多元形式”的创新模式,将严肃的法治理念转化为青少年易于理解、乐于接受的安全知识。今年以来,“巾帼普法小分队”共开展“普法进校园”活动6次、专题普法讲座3场,覆盖学校师生1000余人次。

  

在西山区书林一小、云南师大附小(金牛校区)、金牛幼儿园等多所校园的“四盾”主题宣讲中,民警化身“安全引路人”,精心设计情景模拟、互动问答、动画演示、角色扮演等环节。

民警通过剖析真实案例,引导学生识别性侵危险信号,树立身体“小卫士”自主权概念;借助情景剧再现校园冲突,引导学生掌握化解矛盾、寻求帮助的有效方法;利用溺水实验视频直观展示水下危险,强化学生对“六不准”原则的敬畏之心;模拟游戏充值诈骗、虚拟身份诱骗等高发骗局,现场拆解话术,提升反诈“防火墙”实战能力。

积极将“少年警务建设与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分级干预试点项目”内容融入“四盾”实践。在防霸凌等工作中,金牛派出所不仅注重普遍性教育,更关注重点群体。民警联合学校、家庭,对有苗头性、倾向性行为进行早期识别、精准介入和科学引导,探索建立信息共享、协同干预的机制,将预防端口前移,努力将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这正是“四盾”体系中“防霸凌盾牌”守护校园净土的生动实践。

  

体系构建

金牛派出所将“四盾”行动作为“盛夏护苗”专项工作的核心载体,以书林一小、金牛小学等学校成功宣传经验为起点,持续扩大覆盖面与影响力。

  

集中宣讲铺开面。“巾帼普法小分队”成员到辖区多所中小学校,利用学期末、暑期前等关键时间节点,集中开展“四盾”主题普法活动,确保安全教育“最后一课”深入人心。

“家校社”协同强联动。通过发放暑期安全告家长书、开展线上安全微课堂、设置社区宣传栏等形式,将“四盾”安全知识传递给家长和社区,形成“派出所+学校+家庭+社区”四方联动的防护合力,共同守护青少年校外安全。

重点区域勤巡查。针对暑期溺水风险,加大对辖区河流、池塘等水域的巡逻、检查频次;针对校外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区域增加警力,确保安全防护无死角。今年以来,共开展校园内部安全排查20余次、校园周边场所清理整治50余次、安保力量培训20余场、反恐演练3次。

线上防线筑牢固。利用警民联系群、家校联系群等社交群,持续推送以“防诈骗盾牌”为重点的网络安全警示案例和防范技巧,提升青少年及家长对网络陷阱的免疫力。

绘就蓝图

金牛派出所的创新实践表明,“四盾”行动不仅是一次次生动的普法课堂,更是一项系统性安全工程。它成功地将安全意识从校园物理空间延伸到青少年意识深处,从学期内的规律守护拓展到假期的全天候关怀。民警们用汗水浇灌安全之花,用智慧点亮法治明灯,将安全意识如经纬般细细编织进青春成长的画卷中。

  

下一步,金牛派出所将持续深化“四盾”护苗行动,不断总结经验,优化机制,探索更多契合青少年特点的安全教育新模式,用心用情用力为辖区青少年筑起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火墙”,精心绘就一幅“校内平安有序、校外安全无忧”的美好蓝图,为孩子们健康成长撑起一片法治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