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商圈玻璃幕墙映照早高峰人潮,泽惠园万家灯火升腾着烟火气,儿童医院走廊传来啼哭,校园铃声切割晨昏……昆明市西山脚下这5.7平方公里土地,浓缩着昆明市公安局西山分局前卫派出所辖区的城市生态。47个高层住宅、19所学校、承载民生的泽惠园、日均10万人流的万达商圈,共同构成治安要素极为复杂的治理图景。
面对“小区密、人流密、警情高、风险高、治理难”的“两密两高一难”挑战,前卫派出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智治+共治”双轮驱动,在警务机制与服务模式上持续创新。
数据长了“眼睛” 矛盾调解像装了导航
“民情账本”是前卫派出所感知社情民意的温情触角。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张忠华首创“账本管理法”,在他负责的5个老旧小区内,老人病痛、孩子学业、家庭矛盾相关情况皆记录在册。
当李奶奶在微信群中说“风湿发作,地都下不去”时,张忠华立即送去喷雾剂与保暖贴,老人感慨道:“不是儿子,胜似儿子。”张忠华笑着说:“这样的爸妈,我有17个!”
依托民情基础,前卫派出所构建“2+3(1)+N”多元联调机制,即以街道综治中心和公安管控中心为“双中枢”,整合综治调解室、派出所调解室、社区警务室“三室”力量,联动街道干部、民警、网格员、调解员及志愿者组成“调解团”。
派出所智慧平台为辖区6类矛盾全量建档并闭环管理,2023年以来已高效处置2760件,并建立一周内回访评估、销号封存机制,持续推进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网格织成“天网” 高楼里藏着智慧神经
为破解高层住宅治理难题,前卫派出所打造“1+3+N”防控治理网格,将综合指挥室作为智慧中枢,整合全量监控、公安大数据及“一标三实”系统,对警务信息进行多维分析。
47个高层住宅区内,1700名春城“红袖标”治安志愿者与112名楼栋长组成“平安蜂群”,协同民警、网格员守护万人社区有序运转。
组织保障上,派出所将党支部建在警务室和网格中,形成“6+3”组织体系(6个网格党小组+3个楼宇党小组),党支部书记带队推动党务、警务与治理联动。227人的“民警+网格+红袖标”队伍重点排查违规充电、“黄赌毒”等五类高发问题。
通过上述综合治理措施,2024年、2025年前卫派出所辖区接触性案件同比分别下降4.7%和3.6%。
“三圈”布防智慧守护 校园筑牢“铜墙铁壁”
每日清晨7点,52人组成的“护学岗”风雨无阻,全力守护辖区19所中小学及幼儿园,实现“每校有岗、每段有人”。技术赋能构筑“三圈智慧防控”,依托100米外围、50米近端、10米核心圈层,实现“动态识别、实时预警、快速联动”。2023年以来,前卫辖区实现校园安全“零事故”。
派出所联动应急、消防、医疗部门建立校园应急演练联席机制,每学期联合演练不少于3次。常态化开展“五进校园”活动,2024年,累计授课90余场,覆盖师生1.5万人次,将安全种子深植校园。
联勤警务架“瞭望塔” 商圈亮起“警示灯”
万达商圈曾是警情高发的“痛点区域”。前卫派出所精准设立“张忠华警务室”,在写字楼群布设联动单元,联合物业、安保及企业构建“前端发现—快速响应—协同处置”机制。
在双塔区域设立经侦联勤“前哨岗”,联动市场监管局、金融办常态化排查楼宇企业风险,2024年以来,抓获经济犯罪嫌疑人40余名,为当事人挽回损失900余万元。开展企业金融预警等专项排查12次,历史欠薪与劳资纠纷调处成功率达100%。
43年前,前卫派出所扎根滇池畔田野之上,彼时人烟稀疏、万物待兴;如今,这里楼宇林立,民警用脚步丈量变化,以初心点亮城市。截至目前,前卫派出所先后获省级青年文明号、爱民模范单位、一级派出所等荣誉称号,1人获部级表彰,累计41个集体、427名个人获省、市、区各级表彰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