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彝乡深处,有这样一个派出所,它连续多年保持辖区刑事案件低发、矛盾纠纷就地化解,是群众口中“最让人安心的地方”;它荣获“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称号,用真心换来了百姓的满堂彩;它的“90后”民警带着“黑科技”走进街巷,让警民联系更显青春温度。它就是楚雄州牟定县公安局凤屯派出所。
如今,凤屯派出所正以“一村一警一助理、十户一体一网格”的治理密码,全力冲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织密治理网
“朱警官,张家村老李家和邻居因为宅基地吵起来了,您快来看看!”清晨7点,社区民警接到了飒马场村警务助理的电话。10分钟后,教导员带着调解手册赶到现场,和王大姐一起拉家常、讲法理,不到中午,两家人就握手言和。
这正是凤屯派出所“一村一警一助理”机制的日常写照。每个行政村配备1名驻村民警,由经验丰富的民警担任,负责政策宣讲、案件处置;同时选聘1名熟悉村情的警务助理,多为村里的老党员、热心人,承担信息收集、矛盾初调等工作。“民警懂法、助理懂情,两人搭档,既能把法律讲到群众心坎里,又能把矛盾化解在萌芽。”派出所教导员介绍,这一机制让警力真正沉到了最基层,近三年来,辖区矛盾纠纷化解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90%的小摩擦在村头巷尾就被“掐灭”,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而“十户一体一网格”则让治理精度更上一层楼。以10户为一个“网格”,推选一名网格长。哪家有外来人口、哪家有安全隐患、哪家有困难需求,网格长第一时间上报,网格内快速响应。如今,辖区478个微网格,像毛细血管一样渗透到每个角落,形成了“家家是哨所、人人是哨兵”的联防格局,这也是派出所连续十五年实现命案“零发生”的核心密码。
厚植爱民情
走进凤屯派出所的荣誉室,“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的牌匾在阳光下格外醒目。这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把群众当家人”的承诺。
今年夏天,辖区突降暴雨。派出所全体民警连夜进村入户,和网格长一起逐户走访。辅警小詹为群众漏雨的牛棚盖上一块彩钢瓦,自己的衣服全部湿透了,却笑着说“牛是村民家的大事,就是我们的大事”。这样的故事,在凤屯派出所俯拾皆是,他们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温暖民心,让“爱民模范”的称号在一件件实事中愈发闪亮。
注入青春力
“刷一下卡,就能找到民警。这小卡片,比记电话号码方便多了。”手里拿着NFC警民联系卡,龙丰村委会的大爷大妈们连连点赞。
这张卡出自派出所“90后”民警团队之手。针对农村老人多、记不住号码,年轻人习惯“指尖办事”的特点,他们把民警联系方式“装进”芯片,群众用手机贴近卡片,就能一键拨号。
“以前走访时,常有人说‘民警来了就好,走了遇事还是慌’。现在有了这张卡,我们就像‘随身在线’。”“90后”民警小代说,卡片推行以来,已发放5000张,接收群众求助600余次,其中80%的事项通过线上引导、线下快速处置得以解决,民警响应速度提升了近3倍。这抹青春的“科技亮色”,让传统的“走村入户”有了新载体,也让新时代“枫桥经验”有了更鲜活的青春表达。
如今,在凤屯派出所的辖区里,平安的种子已播撒在每个角落,爱民的暖流正流淌在群众心间,青春的智慧正点亮治理的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