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动态 > 警界传真 > 正文
楚雄州双柏县公安局:“高级警长驻窗”解码基层善治
发布时间:2025-03-20  责任编辑:汪雨春

近年来,楚雄州双柏县公安局创新推出“高级警长驻窗”机制,以“驻窗警长”为支点,撬动基层治理效能几何级增长。在双柏这个山区县,通过“服务、治理、育警、普法”四维重构,让新时代“枫桥经验”绽放出“四两拨千斤”的治理智慧,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连续三年蝉联全州榜首。

流动的窗口

在鄂嘉镇集市,常常会出现一顶藏蓝帐篷,这是四级高级警长李光祥的“巡回警务站”。配置智能警务终端的移动服务车将户籍办理、矛盾调解等32项服务打包成“警务套餐”,群众在赶集间隙即可完成业务办理。

“以前补办户口要翻两座山,现在赶场就搞定!”茶农王大姐展示着刚办好的户口本说道。该机制运行以来,累计行程1.2万公里,形成“赶集必到、节庆必巡、急难必应”的巡回窗口机制,化解户籍疑难问题67件,群众办事成本降低83%。警务背包里的彝汉“双语”服务手册,更成为直过民族村寨的“法治宝典”。

“把脉”的警长

在大麦地镇,四级高级警长普学文独创的“治安诊疗室”远近闻名。面对彝族同胞的草场纠纷,他运用“望(勘察现场)(倾听诉求)(溯源症结)(精准施策)”工作法,结合“彝汉双语调解团”,成功化解持续三年的边界争端。

  

这种治理智慧已沉淀为标准化工作模块——建立“治安病例库”并收录典型案例217个,研发“警情药方”处置模板46套。当妥甸镇两户村民因核桃树越界剑拔弩张时,驻窗警长调用“相邻关系纠纷处置方案”,联合毕摩、乡贤现场划界,让“纠纷树”变成“连心树”。

“​淬火”的课堂

在法脿派出所,“00后”新警小杨的成长轨迹体现了“警长导师制”的力量。四级高级警长田发荣为其量身定制“4321”成长套餐,即每天4小时跟班作业、每周3个经典案例剖析、每月2次技能比武、每季1次综合考评。经过半年锤炼,小杨已能独立处置九成以上警情。

  

该机制创新“警力孵化”模式,即建立“驻窗警长人才库”,储备专家型人才23名;开发“基层治理能力模型”,设置7大类42项考核指标。近两年培养的37名青年民警中,12人获评“枫桥式民警”,建设的8个警务室成为省级示范点。

浸润式普法

安龙堡乡的“双语”法治火塘会上,四级高级警长李忠华正用彝语讲解“杀猪盘”骗局。他将反诈知识与彝族古谚融合,把法律条文转化为“牧羊人的智慧”。

  

这种“服务即普法”的浸润式传播,已衍生出“调解课堂”“户籍微课”等12种形态。在哀牢山国家公园,驻窗警长创设“生态法治研学线”,让游客在观赏黑颈长尾雉时同步接受环境保护法教育。数据显示,该县电诈发案率同比下降63%,涉林违法举报增长211%。

从绿汁江畔到哀牢山巅,双柏公安用“驻窗机制”书写着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山区答卷。当四级高级警长普家荣的移动警务车再次驶向云端村寨时,车身上“警长多跑腿、群众少爬山”的彝汉“双语”标语,正成为滇中高原最温暖的平安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