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动态 > 警界传真 > 正文
昆明市绿茂派出所:“三合一”工作法全过程化解矛盾纠纷
发布时间:2025-01-24  责任编辑:汪雨春

2024年以来,昆明市东川区公安局绿茂派出所牢固树立“派出所主防”理念,落实“早发现、全干预、勤调处”总体要求,紧扣事前排查、事中调处、事后防范“三合一”全过程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法,全力打造“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基层社会治理样板,实现辖区“两抢”、命案连续12年“零发案”,总警情、刑事警情、治安警情同比持续下降,用心用情用力书写绿茂平安和谐“新答卷”。

事前三项排查,厘清隐患底数

派出所坚持排查在先、关口前移,立足源头、预防为主,实现辖区内矛盾纠纷排查全方位、全覆盖。

立足入户全面排。坚持条块结合,以村社、网格、企业为单元,结合“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百万警进千万家”“五进”宣传等活动,全覆盖走村入户,全面、动态排查各类风险隐患,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2024年以来,累计走访企业33家、村社区群众2300余户,共收集风险隐患和社情民意28条。

  

搭建网络细致排。借助社区民警兼任社区党支部副书记(主任助理)的优势,分别建立村组干部、网格员、企业负责人、沿街商户等组成的微信群10个,引导各方力量积极发挥民情民意“信息员”、群众矛盾“调解员”、便民利民“服务员”作用,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的矛盾纠纷摸排网络。

  

聚焦重点深入排。社区民警每周与村干部见面会商分析,以婚恋、家庭、邻里、劳资等矛盾纠纷为重点,紧盯接处警全过程,全面梳理矛盾成因,深入研判潜在风险隐患点。特别是针对重复警情、积怨已久、可能激化升级的突出矛盾纠纷全面起底。2024年以来,排查矛盾风险21起,实现排查一起、调处一起。

  

事中三项调处,提高化解质效

派出所坚持抓早抓小、应调尽调,灵活采用多种方式“对症下药”,做到“小事不出村、难事不出镇、大事不上交”。

联合处置快速调。始终坚持现场调解、即时化解原则,对接报的纠纷类警情,快速出警、依法处置,力争就地化解,防止小纠纷转化为大矛盾,并发动志愿者成立“公安蓝+志愿红”绿茂义警队伍300人,打造平安“前哨”,一旦接报纠纷警情,根据诉求联合社会力量进行先期调处。2024年,未发生矛盾纠纷升级激化情况。

  

压实责任主动调。坚持“化解在早、化解在小”原则,明确矛盾纠纷调处流程,按照“简单纠纷首接民警调、复杂纠纷社区民警调,疑难纠纷所领导包办调”职责压实责任,确保矛盾纠纷“事事有人跟、件件有人办”,严防个人极端现象发生。2024年以来,首接民警化解矛盾纠纷65起、社区民警化解70起、所领导包办化解12起。

  

事心双解情理调。分析矛盾纠纷前因后果,充分考虑客观原因、当事人具体情况,共情双方处境、拉近双方关系。同时,分析利弊、明晰责任,积极引导当事双方明辨是非,寻找“法理情”平衡点,确保矛盾纠纷不扩大、不升级,理性平和化解。

  

事后三项防范,根除风险隐患

派出所做优事后跟踪回访,有效巩固调解成果,推进调解案事件闭环管理,努力实现矛盾纠纷彻底化解。

定期回访动态防。对重复报警、扬言实施个人极端行为及婚恋、家庭、邻里类矛盾纠纷,采取每周见面访、电话访、微信访等方式,及时了解生活状态、精神状态、环境状态。对关注类、重点类矛盾纠纷,所领导每月至少开展1次回访,直至矛盾纠纷得到妥善解决。

  

村所联动深化防。对发现的新苗头性问题或不稳定因素,发挥村组干部、“法律明白人”及乡贤作用,进一步做好思想安抚和协调处理工作,有效做好矛盾纠纷调解“后半篇文章”,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普法宣传助力防。针对部分群众法律意识淡薄、遇事易冲动的实际情况,派出所组织警力采取上法治课、上门普法、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广泛宣传法律知识。通过群众身边的典型案事例以案说法,为群众分析利弊,增强群众法治观念,引导群众合理、合法、合规维权。2024年以来,已开展宣传讲座30余次,发放宣传页1万余份,张贴海报1000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