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阳光透过薄雾洒在丙中洛镇上空,空气里弥漫着新米的清香。田间地头满是收割的忙碌。金黄的稻谷、饱满的稻谷,承载着农民一年的希望与汗水。然而,晾晒稻谷却成了不少农户的难题——场地不足、天气多变、担心被鸟啄食或被雨淋。这个秋天,怒江州贡山县丙中洛边境派出所甲生警务室的院子成了群众晾晒粮食的“晒粮场”,民警更是化身“守粮人”,温暖了整个小镇。

事情要从半个月前说起。入秋后,当地连续几天阴雨,好不容易盼来晴天,村民们急着把收割的稻谷晒干。但村里的晒谷场有限,不少农户只能在自家门口、路边晾晒,既影响交通,又不安全。
甲生警务室民警濮用中在入户走访时看到这一情况,心里有了主意。回到警务室,他和同事们商量:“咱们院子宽敞,水泥地面干净平整,正好可以让村民来晒粮。”大家一致同意,于是当天中午就在网格群里发送了消息,把警务室的大门敞开,院墙围栏上拉了“乡亲们,院内可晒粮”的横幅。

甲生村东风一组村民张大哥,家里种了四亩水稻。往年每到晒粮时节,他都要早早起床占晒场,遇到阴雨天更是急得睡不着觉。今年,看到网格群里发的消息,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派出所,没想到民警热情地帮他把稻谷摊开,还主动告诉他:“你放心,我们帮你看着,下雨了我们一起收。”
在民警的帮助下,他的稻谷很快晒干入库。临走时,他特意送来一袋新米表达感谢,却被民警濮用中婉言谢绝:“为大家服务是我们派出所的职责。”
警务室院子晒粮的消息很快传开,越来越多的村民赶来。有的推着小车,有的背着麻袋,院子里金灿灿一片,像铺了一层金色的地毯。民警不仅提供场地,还帮忙翻晒、挑拣杂质,还为村民准备了茶水。

“现在的骗子手段越来越多,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劳动间隙,民警还不忘结合秋季安全防范重点,向在场群众宣讲防火、防盗知识,同时结合近期典型案例,用通俗的语言讲解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段与防范技巧,提醒大家守住“钱袋子”。
“我们敞开大门让群众到我们派出所和警务室院内来晒粮,这样不仅安全、省心,也避免了在马路上晒粮出现安全风险,民警辅警还可以给群众帮忙。”丙中洛边境派出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看似平常的举动,正是基层治理最动人的底色。近年来,该所坚持把为民服务做到群众家门口,从邻里纠纷调解到护航农忙生产,从普法宣传到救助服务,“田间警务”越走越实、越走越深,警民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近。
如今,警务室的院子铺满了金黄的稻谷,晒的不只是稻谷,更是警民之间的信任与真情。这个秋天,金灿灿的稻谷不仅装满了村民的粮仓,也温暖了整个小镇的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