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强边固防 > 正文
西双版纳州打洛边境派出所传承红色基因促进民族团结——护航雨林傣乡繁荣进步
发布时间:2025-08-08  责任编辑:符晓

蜿蜒的青石路与苍翠的古榕树相映成趣,热带雨林的勃勃生机扑面而来。在西双版纳州打洛镇独树成林景区,曲径通幽处矗立着一块厚重的石碑,上面写着:“中国远征军抗日作战遗址”。

“当年,中国远征军赴缅抗日,付出了重大牺牲,伤亡官兵约6.7万人……”7月11日,在打洛镇独树成林景区,西双版纳边境管理支队打洛边境派出所民警认真聆听中国远征军的感人事迹,铿锵有力的解说声在石碑上空回荡。

打洛镇与缅甸接壤,边境线全长36.5公里。抗日战争期间,面对侵略者的疯狂进攻,这个毗邻缅甸、少数民族世代聚居的小镇,成了中国远征军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坚强堡垒。

1941年12月,中国远征军赴缅抗日,次年4月,日军向腊戍发起猛攻,远征军被迫向我国境内撤退。之后,远征军沿中缅边界修筑战壕、炮台等防御工事,并多次瓦解日军进攻。

1943年,日军再次进犯,怀着“十荡十决,甘死如饴”的决心,远征军英勇还击,与日军形成对峙之势。

作为抗击日军的一线,打洛具有重要的地理优势,远征军以茂密山林作掩护、滚滚江水作屏障,把日军挡在了国门之外。

抗战精神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鲜活的生命印记。一代代戍边人在这里感受历史温度,为了打洛这片红色热土的团结繁荣前赴后继。

几许人来人往,几许风雨兼程。打洛镇地处云南最南端,长期以来,驻守在这里的打洛边境派出所后倚美丽富饶傣乡,直面开放发展考验,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用热血青春谱写戍边卫国华章。70余年来,该所先后荣立集体二等功1次、集体三等功5次,获云南首批省级“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等荣誉。

传承抗战精神就是传承红色基因。打洛边境派出所把保持政治本色作为永恒课题,推动成立西双版纳首个“警企村党支部联合工作站”,充分利用联合工作站爱国主义教育中心、“警企村”党支部联建荣誉室、党员培训中心等红色阵地,定期组织民警参观见学,营造“环境育心”的良好氛围,让全体民警在耳濡目染中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

2018年,打洛边境派出所被国家民委评为“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多年来,该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打洛人民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

“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在景莱村矛盾纠纷调解现场,社区民警任权衡耐心引导傣族、哈尼族当事人双方沟通、达成和解。

该所民警主动走访驻地党委、政府和辖区企业,经过多年实践,制定“联合议事、监督、帮建、互访”的“四联”工作制度,广泛宣传民族宗教政策及党在边境民族地区的优惠政策,联合村委会成立巡逻联防队、民族团结服务队和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不断完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今年以来,共成功调解矛盾纠纷106起,调解成功率达98%。

打洛镇与毒源地“金三角”地区毗邻,无天然屏障,边境便道小道纵横交错。对此,该所充分发挥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合力管边控边优势,深化开展禁毒缉私、打击偷渡等工作,不断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整治和边境立体化防控建设。今年以来,辖区各类案件发案率持续下降,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

(来源:中国移民管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