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怒江边境管理支队匹河边境派出所纵深推进“派出所主防”工作,用一系列“微创新”举措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实现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双提升”。
“以前到了晚上不敢出门,现在民警24小时‘在线’,心里踏实多了!”提到辖区治安环境的变化,棉谷村村民普大爷赞不绝口。这得益于匹河边境派出所推行的“微警务”模式——将警务工作嵌入社区、乡村,用“小举措”筑牢安全防线。
在警力配置上,匹河边境派出所创新“1+N”包联机制,每名社区民警绑定网格员、义警、治安积极分子等群众力量,建立“每日碰头、每月研判”制度,把巡逻防控、隐患排查、情报收集等工作细化到“网格内”。同时,该所创新“预约警务”服务,群众通过社区微信群、行业管理群即可预约民警上门办证、调解邻里小纠纷,实现了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不用跑”的转变。
指尖普法“微课堂”点亮法治灯。“刷到民警小杨的普法视频,才知道帮朋友转账可能涉嫌洗钱!”匹河街道商户蒋女士的话,道出了“指尖普法”的影响力。
匹河边境派出所打破“摆摊发传单”“开会讲法律”的传统模式,紧跟新媒体发展趋势,打造“指尖普法”品牌,针对不同群体定制“普法菜单”:针对老年群体,用情景剧还原“保健品诈骗”;制作动漫短片,向青少年讲解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知识……这些“微内容”通过社区微信群、短视频平台精准推送,有效提升了群众的法治意识,法治宣传也从“被动灌输”变成“主动吸收”。
分层调解“微机制”化解千千结。匹河边境派出所坚持以“预防为主”原则,不断探索矛盾纠纷化解新路径,试点打造“达比亚”矛盾纠纷调解队,在预防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中发挥积极作用,用心用情将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办好办实,以实实在在的化解成效守住平安建设的“第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