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市沧源县单甲乡位于“两国两市五乡(镇)”的交界处,全乡少数民族群众数量占总人数的95%,辖区边境线长达17.663公里。单甲边境派出所驻守在单甲乡的群山之巅,是临沧市290公里边境线上的“最后一哨”。
为进一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拓展“三项创建”成效,全面提升“派出所主防”质效,近年来,单甲边境派出所立足辖区“两案”发案率低、村落分布散、边境管控形势严峻的特点,打破“忙时无警可用,闲时警力浪费”桎梏,创新推出“集约警务”,以“有案件办案件、无案件下社区”理念推动办案队警力下沉,使有限警力释放出巨大效能,有效提升辖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警力下沉,让防范更主动
警情是辖区治安“晴雨表”,更是群众工作“风向标”。“集约警务”更好地推动了接处警民警对反复报警警情的梳理,联合有关部门进行及时调处,并定期开展跟踪回访,真正做到“案结事了”。
2024年12月,一起涉家庭纠纷的重复警情引起了单甲边境派出所的关注。大货车司机张某因工作原因与妻子聚少离多,多次与妻子争吵并报警。“前期接处警时已经进行了多次调解,但效果不明显。警力下沉后,民警第一时间到张某家中走访,并多次联合司法所、村委会等部门疏导二人感情、提供法律援助、科普家庭暴力危害和后果……在一系列努力下,双方关系得到缓和。”接警民警说道。
重复警情是辖区治安治理不可忽视的隐患,只有化解痛点、打通堵点,基层基础工作才更扎实。办案队接处警民警对辖区哪个区域警情高发多发、哪户人家重复报警等情况了然于胸,通过警力下沉,更好地从社区民警的角度介入疏导,从法、理、情三个方面进行调处,从源头化解重复警情的难题。
融入群众,让服务更靠前
针对单甲乡民族聚居,各类民俗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际,该派出所实施“集约警务”,集中优势警力进行重点安保,最大限度将警力铺满村寨。在开展庆典活动的周边地区多维度、全时段、无死角巡逻防控,对活动场地用火、用电安全隐患及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开展集中排查整治,确保在重大节日、重要活动期间辖区安全。
群众过节,民警“过关”。“集约警务”将办案民警下沉到社区,针对不放心的人、不托底的事开展集中排查,为群众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祥和的节日环境。
“防范电信诈骗,一定要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做到不听、不信、不转账。”近日,办案队民警深入辖区街角路口、田间地头,挨家挨户向居民群众发放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单甲边境派出所实施“集约警务”,充分发挥办案队民警法律素养高、生动案例多的特长,与社区民警实现优势互补、能力叠加,有效提升普法宣传质效。
普法宣传是做好主防警务的“法宝”,通过入户走访普法,在潜移默化间提升群众法治意识。以法治宣传固边防和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活动为抓手,常态化开展普法宣传教育,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法律常识根植于群众心中,不断提升群众法律意识、安全防范意识,辖区实现连续三年可防性案件“零发生”。
以打促防,让管控更有力
“集约警务”的一个重要目的是通过将办案队民警下沉到社区,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最大限度消除隐患、防范风险、净化辖区治安。其间,办案队民警通过开展社区警务熟悉辖区情况,针对重点群体、重点村寨进行全方位、拉网式排查整治,实现各类案件快侦快办快打处。
通过“集约警务”,将办案队民警分派到辖区重点路段,常态化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和交通执法,大力严查酒驾醉驾、无牌无证、违法载人等交通违法行为,持续深入开展“一盔一带”交通安全劝导,加强路面交通违法行为教育纠治,全力保安全、促畅通、防事故。自2025年以来,该所辖区交通警情同比下降30%,群众交通安全意识明显提升。
“集约警务”是该所做实“派出所主防”工作的一次大胆尝试,推动“办案能手”与“社区管家”深度融合,减轻社区警务压力,夯实基层基础根基,最大限度将预防做到打击前,打击做到升级前。下一步,单甲边境派出所将继续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结合辖区实际持续优化警力配置、深化警务机制运行,用更高水平推进平安边境创建,真正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