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临沧市河外边境派出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立足辖区实际特点,深耕主动预防警务,以“绣花织网”功夫,坚持在“治”上求精细、在“融”上促共治、在“效”上出实招,力求服务出实效、治理出精度、防范出成果,精心编织基层治理“幸福图”。
基础夯实悉心铺展“绣布”,描绘基层治理“全景图”
切实将基础信息采集工作作为夯实派出所社区警务工作的主要抓手,以“坐到群众板凳上、想到群众心坎上、干到群众需求上”为主要工作目标,严格落实“一村一警N辅警”工作机制,常态化组织边境巡控队下沉社区开展工作,真正将“下社区”变为“在社区”。
积极依托“百万警进千万家”等活动,走进村寨、行业场所、田间地头,走到群众身边,做到应走尽走、全量采集,全力做好基础信息采集维护工作,做到人员底数清、社区情况明、民意知实情,进一步夯实社区警务基础,描绘基层治理的“全景图”。
普法宣传匠心调配“绣色”,渲染全民普法“斑斓景”
以“法治宣传固边防”暨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活动为抓手,持续创新实践“131”普法模式,不断深化“和谐河外·温度边管”普法联盟体系的作用优势,切实将融合理念贯穿于普法工作始终,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通过警民微信群信息推送、“立信阁”普法基地集中宣讲的方式常态化开展普法宣传。
积极组织动员女子醒酒队、反诈先锋队、护蕾守卫队3支“和谐河外”群防群治队伍深入街面小巷、走村入户发放宣传单、粘贴宣传海报,向群众面对面开展普法宣传,进一步扩大普法宣传覆盖率,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渲染全民普法的“斑斓景”。
风险排查精挑细选“丝线”,织密安全预警“防护网”
将辖区按照行政区域、地理位置、治安状况等实际合理划分巡防网格警务区,以派出所指挥室为载体,常态化做好警情分析、情报研判、形势预估等工作,有针对性地加强人员密集场所、重点部位和重点时段的巡逻防控,实现“街面无盲区死角、巡逻无间断空隙”的巡防目标。
认真落实“打、防、管、治、宣”各项工作举措,以“四大活动”为抓手,组织警力深入辖区行业场所,以防火、防盗、防诈、防事故为重点,开展循环式安全检查,排查各类风险隐患并督促整改落实,全面织密安全预警“防护网”。
矛盾化解耐心勾勒“针法”,抚平社区矛盾“千层浪”
持续深化派出所“主防”工作理念,充分发挥派出所主动排查、主动调解作用,积极调动派出所“一村一警”和“自然村长”联络机制优势,派出所民警与“自然村长”同时深入辖区开展常态化的矛盾纠纷摸排,针对辖区摸排发现的邻里、婚姻家庭等常见矛盾纠纷进行详细梳理,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做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解决,为妥善化解矛盾纠纷赢得主动权,切实抚平社区矛盾“千层浪”。2025年以来,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6起,调解成功率达100%。
警民协作携手穿梭“绣针”,绣出群防群治“同心花”
坚持以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为核心,牢牢抓住“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的工作思路,健全完善群防群治工作机制,积极发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精心打造“和谐河外”群防群治工作品牌。党员民警、治安积极分子、护边员等群体组成群防群治力量,不定期投入纠纷调解、普法宣传、巡逻防控等工作中,做好“穿针引线精细活”,构建警民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串起百姓安居乐业“幸福线”、打造守望相助温情“邻里圈”、绣出警民携手的“同心花”。2025年以来,群防群治力量共同参与巡逻值守、矛盾纠纷化解、普法宣传等活动80余次。
下一步,河外边境派出所将继续秉持初心,坚守岗位,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方法,以更加精细的务实举措为基层治理添砖加瓦,切实为辖区群众创造更加安全、更加和谐、更加美好的辖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