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强边固防 > 正文
德宏州勐弄边境派出所矛盾纠纷“三步走”让基层治理“活”起来
发布时间:2025-01-21  责任编辑:符晓

近年来,德宏边境管理支队勐弄边境派出所以“红石榴背包警务”为实践,积极探索矛盾纠纷“三步走”工作法,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不断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地生根。

 

 

突出事前源头防范

创新推行“啄木鸟门诊制度”。吸纳勐弄村委会16名村民网格员,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深入辖区细致摸排潜在纠纷,将群众反映的问题及需求记录在册,联系相关部门合力推进,由派出所领导包保解决,实现从派出所“等待警情”向主动上门“找病源”的转变。2024年以来,主动排查化解家庭、邻里等纠纷28起,社区民警现场化解率达96%。

用好“数据预警”研判机制。依托警务平台对年内“一类多发、一人多次、一户多起”等重复警情动态分析,加强对二次报警和超期未化解的纠纷类警情筛选提取、重点盯办,加强与驻地党委、政府联动处置力度,严格落实“一人一档”、心理疏导、关怀帮扶和跟踪管控等措施,有效遏制矛盾纠纷变量。

积极探索“流动调解机制”。针对辖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实际,建立“红石榴流动调解站”,前置基层调解窗口,变群众上访为调解下访,切实将调解工作延伸至群众家门口。2024年以来,通过流动化解纠纷8起。

 

 

做实事中化解管控

科学分级评估。针对辖区现有矛盾纠纷,探索“三级分色”预警机制,对能够直接调解处理的,标为蓝色标签常态管理;对两次调解仍未成功的,标为黄色标签联动管理;对难以调解或有群体性倾向的,标为红色标签提级管理。

规范调查处置。组织民辅警学习矛盾纠纷调解类法律法规,按照“谁调处、谁负责”原则,落实民警首接责任制,对各类矛盾纠纷第一时间全面、准确调查取证,并登记造册存档,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有力证据支撑。

落实警群联调。吸收资源充实到群防群治队伍,加强调解知识和技巧培训,充分发挥“五老”“乡贤”等资源“与群众说得了话、交得了心”的优势,共同开展联调工作,提升一次性化解成功率,切实将矛盾纠纷管控在萌芽状态。2024年以来,通过警民联调化解矛盾纠纷24起。

 

 

健全事后跟踪问效

建立分类处置机制。全面梳理现有矛盾纠纷警情,实行末端分流和分级包案化解,探索“所领导包干、每周会商”“社区民警包干、每月报告”管控模式,对极端性矛盾纠纷联合党委政府等职能部门及时介入,坚决杜绝因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不彻底引发极端性案事件发生。

建立纠纷联调机制。对于依靠派出所单方力量不能及时有效化解的重大矛盾纠纷,推动司法、综治、妇联、社会组织等力量,严格落实多元调处化解措施,通过召开联调会议等方式,增强调解工作合力,提升化解率。

 

 

建立跟踪问效机制。建立“电话+入户+微信”回访机制,对已调解成功的矛盾纠纷通过定期跟踪回访、跟踪协议落实情况、跟进当事人思想状况等方式,严格做到“应访尽访”,有效避免“表面和解,背后斗气”,真正实现案结事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