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共和国一号界碑”的中缅1号界桩,立于保山市腾冲市中缅边境线上。自1960年设置以来,“一号界碑”历经风雨仍屹立不倒。
在保山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心里,“一号界碑”分量很重,它不只是一个界桩,更是屹立在检察战线的一面旗帜、一座丰碑。面对近年来跨境犯罪上升态势,保山市检察院检察官创新办案机制,重拳出击,一次次斩断跨境犯罪非法利益链,以检察利剑护卫“一号界碑”,展现赤诚之心和报国之志,坚定维护国家安全、边境安宁、社会安稳、人民安康。“一号界碑”由此成为保山市检察院的检察文化品牌。
65年风雨兼程,数十载赤诚护卫。他们由个案办理向类案监督、系统治理转变,不断提升“一号界碑”检察文化品牌的辨识度、影响力,并以高质效检察履职筑起强边固防的钢铁长城。2025年11月,“一号界碑”入选云南省优秀检察文化品牌。

基层告急,跨境犯罪交织滋长
保山市是云南省8个边境州(市)之一,有腾冲市、龙陵县共2个边境县(市)与缅甸接壤。
曾经,这里是滇西抗战的主战场;如今,这里是强边固防的第一线。近年来,保山市跨境犯罪案件数量上升,在全市刑事案件中的占比攀升,不法分子的偷渡越境行为,加大了边境管理难度,更影响边境安宁和社会稳定。
“我院跨境犯罪案件激增,检察力量难以满足现行办案需求。”2024年,龙陵县人民检察院向保山市检察院申请支援。
保山市检察院在统筹调配力量驰援基层院的同时,迅速谋划破解之道、应对之方。保山市检察院通过数据碰撞、类案分析、走访调研、研判会商等方式,对全市2020年以来办理的妨害国(边)境管理犯罪案件的基本情况、案件特点以及犯罪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对策和建议,为办案部门精准、高效、有力惩治该类犯罪提供依据和参考。
“2020年至2024年3月,全市检察机关受理妨害国(边)境管理犯罪案件件数、人数分别占办案总数的6.14%和11.91%。”《保山市妨害国(边)境管理犯罪案件专题分析报告》显示,龙陵县、腾冲市两个边境县(市)案件数占全市该类案件比例较高,其中批捕人数占全市的75.41%,起诉人数占全市的72.76%。尤其是龙陵县检察院近两年受理案件数迅猛攀升,从2020年占该院刑事案件受理总人数的20.08%上升到2024年的51.8%。
经调研分析,从妨害国(边)境管理犯罪起因上看,多与非法务工、跨国婚恋、出境参与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交织滋长。
猛药治疴,严惩“偷引带”犯罪
妨害国(边)境管理犯罪是一个社会治理问题,也是全球性治理难题。保山市检察机关迎难而上,面对跨境犯罪新形势新变化,构建办理跨境犯罪案件新机制,增强跨境犯罪治理新效能,塑造跨境犯罪检察团队新气象,以铮铮铁骨护卫“一号界碑”。
全市检察机关把“三个延伸”贯穿到每一个跨境犯罪案件办理中,积极应对跨境犯罪新形势,破解监督办案新难题,坚决维护边境安全稳定。
从“个案介入”延伸至“搭建平台”。加大案件提前介入力度,完善介入程序,明确和细化介入标准、介入时间和启动方式,为提前介入发挥实效提供程序保障。常态化实质化开展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工作,不断更新优化检警合作工作机制,通过提前介入引导侦查、联席会分析研判等,有效推动打击跨境刑事犯罪工作。
从“个案审查”延伸至“深挖线索”。树牢审查、调查、侦查“三查”融合理念,针对招募偷渡者、组织司机、分段运送、分期收款等各个环节进行精准发力,做足全链条追究刑事责任功夫,对每一个案件中实施运送犯罪行为的犯罪嫌疑人的手机勘验进行详细审查,结合其供述中提到的上下线进行逐案登记,经关联比对后,督促公安机关追捕到案或将线索提供给侦查机关进一步核查。研发跨境刑事犯罪类案监督模型,做强全方位数字赋能监督办案,实现深层次监督深挖线索。
从“个案办理”延伸至“系统治理”。结合在办案中发现的问题组织开展调研,注重各部门的协同配合和信息共享,形成工作合力,通过检察建议、行刑衔接、调研报告等推动全流程治理,筑牢西南边境安全屏障。
高质效履职,边境治理彰显新效能
坚持“三个善于”、加强“三个管理”、实现“三个效果”,从检察理念根植到监督办案实践,再到治理效能拓展,保山市检察院参与跨境犯罪治理走出新路径,围绕加强办案力量、个案介入、审查、监督、治理全面延伸拓展,构建跨境犯罪检察治理“保山模式”。
突出“规范化”。制定妨害国边境犯罪案件证据指引及常见罪名量刑细则,规范相关证据的收集提取与审查判断,依法准确认定妨害国(边)境管理违法犯罪行为,提升打击妨害国(边)境管理秩序犯罪的侦查取证质量。持续发挥好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职责,坚持常态化开展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定期与侦查机关开展研判,统一打击跨境刑事犯罪共识,构建侦协一体、质效并重的良性侦诉关系。
突出“专业化”。充分发挥检察一体化优势,抽调辖区两级院一线办案骨干组建全市跨境犯罪专业化办案团队,集中办理跨境类案件,通过以“办”代“练”,促进专业化人才的持续培养、有序更替。在集结市、县两级院优势检力的基础上,明确总体办案思路,坚持谋划在前,打造精品案、典型案,实现办案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2024年办理的吴某某组织他人偷越国境、周某某等人运送他人偷越国境案入选省级典型案例。
突出“精准化”。强化检察官系统思维和问题意识,以个案为核心、类案为支撑,深挖共性问题、突出问题、疑难问题,撰写的《保山市妨害国(边)境管理犯罪案件专题分析报告》获全省优秀专题业务数据分析报告第一名。注重发挥检察建议的综合监督作用,针对边民参与“引领带”、行业监督等突出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乡镇发出检察建议8份,督促相关单位改进落实,确保边境治理取得实效。定期组织办案人员“带着问题”深入边境一线,联合当地公安、基层组织等开展座谈交流,研究推进举措、督促线索摸排,努力打造检察版、边境管理版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组织巡回公诉、法治宣传等活动14次,覆盖边民3万余人次。
强化源头防控,以“溯源”铲除犯罪土壤;强化侦诉衔接,以“合力”追捕追诉罪犯;强化诉审衔接,以“从严”震慑惩处犯罪;强化社会治理,以“善治”促进边境安稳;强化团队建设,以“耦合”促公正赢公信。
保山市检察院高质效办好每一个跨境犯罪案件的背后,都书写着检察官赤诚护卫“一号界碑”的承诺,描绘着检察履职助力强边固防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