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红河州开远市人民检察院立足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特点,创新构建“精准帮教护成长、全链保障筑屏障、协同共治聚合力、源头预防固根本”的“四位一体”工作模式,推动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从“个案办理”向“系统治理”升级,从“权益保障”向“全面赋能”延伸。
精准帮教护成长 织密个案保护防线

聚焦涉未案件“办理+帮教”双核心,开远市检察院联合司法社工、心理咨询师开展深度社会调查59人次,心理疏导与测评62人次,形成涵盖家庭背景、成长轨迹的多维度报告,为司法决策提供科学支撑。创新“司法+社会+家庭”三方帮教机制,开展联合帮教、亲职教育119人次,通过2次不公开听证会、21份督促监护令激活家庭监护责任,构建多元帮教体系。严格审查羁押必要性,对5名无羁押必要的涉罪未成年人依法不批捕,以“定期报告+实地走访”强化监管,降低审前羁押率,减少“交叉感染”与标签化影响。联合社工对2名附条件不起诉未成年人开展考察帮教,帮助其顺利回归社会。
全链保障筑屏障 夯实权利保护基石

以“最大限度减少伤害、最大限度保障权益”为导向,构建全流程保护机制。依托“一站式”办案中心,实现未成年被害人询问、人身检查、证据提取、心理疏导一次完成,有效避免二次伤害。加强全过程法律监督,紧盯侦查、审判、刑罚执行全环节,重点纠正违法讯问、侵害诉讼权利等问题,发出书面纠正违法通知书2份。深化“利剑护蕾”专项行动,坚持强制报告“每案必查”,排查16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文身情况,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文身场所专项检查,从源头消除风险隐患。
协同共治聚合力 构建社会保护矩阵

深入落实最高检“坚持立足检察职能,促推未成年人‘六大保护’融通发力”要求,推动形成“部门联动、资源整合、齐抓共管”格局。深入复盘2023年以来7件因网络隐患引发的涉未成年人案件,形成专题报告报送开远市委政法委及红河州人民检察院,为源头治理提供参考。联合开远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旅游局等部门,对网吧、电竞酒店等场所开展联合检查与普法,通过现场宣讲、发放手册等方式,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筑牢社会保护“同心圆”。积极探索多元化司法救助模式,办理涉未成年人司法救助案件3件,在办理陶某甲司法救助案时,联合开远市教育体育局、市第一幼儿园等在发放救助金的同时,协调该被害人的弟弟转学至就近的公立幼儿园就读,并减免相关费用,实现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的有机衔接。
源头预防“固根本” 激活保护长效动能

以“普法+案例”双轮驱动,推动犯罪预防走深走实。打造“订单式”法治巡讲,针对校园欺凌、网络犯罪、性侵害等痛点编制专题课件;依托“法治副校长”“滴灌式”普法机制,在寒暑假、开学季、法治文化月等关键节点,开展“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法治宣传及检察开放日活动22场次,覆盖师生群众超10000人。秉持“人强案优”理念,聚焦社会热点难点加强典型案例培育,上报的“未成年被害人陶某甲保护救助案”入选云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机关联合司法社工救助未成年被害人”典型案例,以个案示范引领司法实践,持续提升未检工作质效与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