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动态 > 检察窗口 > 正文
大理州鹤庆县检察院:“检察蓝”守护金沙碧水的生态赞歌
发布时间:2025-11-05  责任编辑:符晓

金沙江畔,大理州鹤庆县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于滇西北高原,素有“高原水乡”“千年银都”“候鸟天堂”的美誉。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生态源头,县域85%属金沙江流域,肩负着“一江清水向东流”的使命担当。

在这片承载着红色记忆的土地上,鹤庆县人民检察院赓续长征精神,以“检察蓝”守护“金沙美”,在山水之间书写着新时代的法治篇章。

从乡约到共治:织密生态法治保护网

“靠山敬山,临水护水”——这句白族古老谚语,早已融入鹤庆县的生态基因。如今,“山林共管、水源共护”的传统乡约,已升华为“检行共治”的现代治理机制。面对非法排污、过度捕捞等生态威胁,鹤庆县检察院创新构建跨区域、跨部门的“河(湖)长+检察长”协作机制,打破信息壁垒,织密生态法治保护网。

从建立生物多样性共建公益诉讼保护基地,到精准发出诉前检察建议;从开展漾弓江岸线徒步巡查,到严厉打击金沙江禁渔区“电毒炸”等非法捕捞行为;从督促清理河道垃圾,到办理案件入选全省生物多样性检察保护典型案例;从金沙江土著鱼种增殖放流,到银器小镇非遗工坊废水治理。

法治的力量,正在这里重塑着发展与保护、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平衡,让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得益彰,让千年银都在法治守护中焕发新的生机。

品牌引领:绘就生态治理新图景

金沙江,鹤庆人民的“母亲河”,滋养着两岸生灵。近年来,鹤庆县检察院以法律为剑、以法治为盾,充分激活生态检察与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守护流域生态安全与群众权益,筑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法治屏障。

鹤庆县检察院锚定县域“山、水、林、田、潭、草”生态本底,深耕“鹤检江歌”检察品牌建设,以东草海国家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公益诉讼保护共建基地为重要支点,通过座谈会商、联合巡查、诉前磋商等举措,凝聚多方合力,一体协同履职,全方位推进金沙江流域鹤庆段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治理。

自2021年以来,昔日流域沿岸污水直排、水质污浊、垃圾围岸、非法采砂捕捞等乱象彻底改观,一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生态新图景已然铺展。此举不仅切实捍卫了国家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更为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贡献了独具特色的鹤庆智慧与检察力量。

内外协同:构建全域监督格局

2021年以来,鹤庆县检察院常态化开展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公益诉讼工作,累计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19件。在刑事打击方面,共办理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类审查逮捕案件9件9人,审查起诉案件66件107人。同时,强化内部协同,行政检察部门接收移送线索19条,刑事检察部门向公益诉讼部门移送生态环境损害类案件线索30余条,形成多层次、全覆盖的法律监督格局。

在外部协作方面,鹤庆县检察院积极构建跨部门联动机制,与全县19家行政机关联合印发《鹤庆县“河(湖)长+检察长”协作机制(试行)》《鹤庆县人民检察院鹤庆县自然资源局检察监督与土地执法查处衔接工作办法(试行)》等文件,推动形成执法司法合力。在鹤庆县草海湿地保护管理局挂牌设立公益诉讼保护基地,签署《关于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检察公益诉讼与行政职能协作配合工作办法》,办理相关公益诉讼案件4件,以法治方式守护湿地生态。此外,加强与周边县(市)检察机关的跨区域协作,共同签署《关于建立洱海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跨区域协作机制的实施意见》,实现协同治理、系统保护。

文检相融:锻造生态守护“匠心”

地域文化深度融合。鹤庆县检察院立足当地独特的白族文化与水乡风光,将白族银饰锻造工艺中蕴含的坚韧、精细与传承精神,深度融入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理念,在履职中增强文化认同与价值归属,实现法治精神与地域文脉的有机统一。

生态保护精准聚焦。依托鹤庆丰富的水资源与湿地生态系统,检察机关以“法治之盾”护航“绿美水乡”建设,统筹推进刑事、行政、公益诉讼和民事检察职能,构建“四大检察”协同发力的生态司法保护体系。三年来,共办理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类案件近百件,推动县域金沙江干支流生态修复率达90%以上,通过“刑事打击+公益诉讼+生态补偿”多维治理,切实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转化为法治实践。

鹤庆的千年锤音,回响着“银都匠人”的传承与坚守;山水之间的检察足迹,烙印着“检察蓝”的担当与使命。法治为盾,守护一江碧水、万羽候鸟与璀璨银辉,让这首动人的生态赞歌,在彩云之南永续传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