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无声,历史有痕;检察有为,矢志不渝。”近日,楚雄州南华县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来到该县滇缅公路天子庙坡段,对前段时间相关抗战设施维护情况进行“回头看”,重新设置的标志牌、界桩、警示牌等抗战文物设施焕然一新。
滇西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滇西抗战文物与遗址是“全民抗战、国际协同”的实物见证,承载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保家卫国、团结抗敌的记忆。南华县天子庙坡段是滇缅公路全线最高点,该段作为连接昆明与大理的咽喉要道,在抗战期间承担了物资转运、车辆修理和人员休整等重要功能,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时期国际运输通道的重要节点,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和纪念价值。
近期,南华县检察院认真落实省、州检察机关关于开展滇西抗战文物和遗址遗迹保护公益诉讼检察专项监督行动的工作要求。该院在履职中发现,滇缅公路南华段历史痕迹保留较为完好,但缺乏必要保护标识,让公众难识其历史价值,容易导致保护边界模糊,致使该文物文化价值及历史底蕴无法得到有效传播和保护。
针对这一问题,南华县检察院迅速启动公益诉讼程序,深入开展调查核实。其间,省、州检察机关公益诉讼部门高度重视,一线指导办案,构建起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通过调阅史料、实地勘查、收集证据,南华县检察院以公益诉讼磋商方式,依法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履行保护职责。相关部门积极响应,统筹资金专项用于文物保护设施建设,推进保护方案落地——规范设立标志牌、界桩和警示牌,压实日常巡护责任,加强文物保护宣传,向上级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提升保护等级。
为巩固整改成效,8月25日,南华县检察院开展“回头看”工作,确认保护碑、介绍碑及界桩均已设立完毕、完好稳固。
“山间的新标识不仅划定了保护范围,更擦亮了历史记忆。”楚雄州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负责人表示,滇西抗战文物和遗址遗迹不仅是“全民抗战、国际协同”的实物见证,更承载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保家卫国、团结抗敌的不朽历史记忆,检察机关将持续以检察力量守护民族历史根脉,让每一段承载记忆的历史遗迹都能在法治护航下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