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动态 > 检察窗口 > 正文
西双版纳州景洪市:“直播+案例+民族特色”构建检察宣传新格局
发布时间:2025-08-25  责任编辑:符晓

近年来,西双版纳州景洪市人民检察院立足边疆民族地区实际,紧扣社会热点和群众关切,找准传统文化习俗与现代法治精神的契合点,打造“节点化、场景化、互动化”普法矩阵,通过“直播+案例+民族特色”模式,构建起“有特色、沉浸式、多维度”的检察宣传新格局。

 

 

组团队 打造“喃滴溜”新媒体团队

景洪市检察院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作用,以互联网为载体,以“双语普法+文化浸润”为切入点,打造“喃滴溜”新媒体团队。该团队聚焦社会热点话题和人民群众的法治需求,制作图文释法资料,拍摄普法短视频,并开展“双语”直播普法活动,通过“线上直播+线下普法”模式,让法律知识飞入千家万户。其中,《“双语”直播普法为检察“带货”》入选2022年度“两个一百”全国优秀检察新媒体评选活动“应用案例二十佳”,《走进云南边境一线检察官》获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度影响力法律融媒体作品,景洪市检察院荣获2023年度全国检察新媒体“年度贡献奖”,检察普法IP“阿飞”入选2024年度全国检察新媒体融合创新二十佳。

强谋划 打破检察宣传常规“套路”

景洪市检察院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治已病”与“治未病”齐抓,在办好案件同时,不断创新直播普法模式,在直播中借助第三方力量,构建起场景生动、通俗易懂的普法课堂新阵地;不再拘泥于静态法条,而是转变表达方式,将法律知识深植于精心准备的检察办案故事之中;不再止步于标准化输出,而是充分利用节假日及重要节庆的热度,将检察工作的特点与热点巧妙结合,嵌入民族、热带雨林等元素,打造具有西双版纳烙印的检察文化传播模式。从“能播”到“善播”,从“会讲”到“讲好”,连续三年在西双版纳州傣历新年到来之际开展“以检察力量助推民族团结之花绽放”“‘象’往普法+法治雨林e路同行”等主题直播活动,观看量超500万人次。

重引导 穿好“前中后”一条线实现直播“闭环”

景洪市检察院不断摸索实践,总结出穿好“前中后”一条线推进的直播模式。

穿对“前线”,确保直播主题方向准确、筹备工作平稳推进。穿活“中线”,邀请来自不同领域的代表畅谈检察履职,以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检察故事,让民族文化和法治文化在指尖“相融”。穿好“后线”,针对网友提出的法律咨询等,由负责相关业务条线的检察官进行专业解答,以“指尖普法+温度服务”确保直播工作顺利收尾,让严肃的法律知识变得可感、可触、有温度,提高了法治宣传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与渗透力。

巧借力 扩大检察新媒体直播平台“朋友圈”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除了提供老百姓爱看、接地气的检察宣传产品外,景洪市检察院还巧借外力进行深度宣传,将多样化的宣传形式融入检察宣传工作中,不断扩大检察宣传的覆盖面及影响力。通过积极向省委政法委、州委政法委、省人民检察院报送直播方案,争取指导,进一步扩大全州普法新媒体矩阵,拓展了西双版纳州检察机关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