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动态 > 检察窗口 > 正文
西双版纳州景洪市检察院:创新普法模式 让法治宣传“走新”更“入心”
发布时间:2025-05-15  责任编辑:符晓

近年来,西双版纳州景洪市人民检察院立足边疆民族地区工作实际,以创新普法形式、打造特色品牌为抓手,持续深化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探索法治宣传新路径,构建起有特色、沉浸式、多维度的普法新格局。

 

民族文化赋新能

“各位父老乡亲,都过来听一听……”在绿荫掩映的曼嘎俭村,一场以“检察力量助推民族团结之花绽放”为主题的普法活动正在开展,“喃滴溜双语”普法团队携手国家级非遗项目傣族章哈代表性传承人玉光老师团队,通过“唱‘章哈’+讲检察办案故事”的形式,将法律知识编进歌词,随歌声飘扬四方,吸引村寨男女老少纷纷前来驻足聆听,零距离感受法治与傣族传统文化结合的魅力。

针对西双版纳多民族聚居、村寨分散的特点,景洪市检察院以“双语普法+文化浸润”为切入点,培育“喃滴溜双语”普法团队品牌。该团队由曾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全国双百政法英模”、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的傣族检察官玉喃溜牵头,集聚哈尼族、基诺族、拉祜族等多民族检察官,聚焦社会热点话题和人民群众的法治需求,深挖民之所需,细掘民之所忧,融合民族风情,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寓“法”于乐、融“法”于趣、化“法”于心。从最初的新媒体图文释法、进村寨进学校进企业等开展传统普法,到拍摄普法短视频、法治微电影,再到开启“双语”普法直播、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和云南省人民检察院的指导下举办“走进一线检察官”等大型直播活动。

5年来,“喃滴溜双语”普法团队从扁平、单一的宣讲到立体式的宣传,整合了传播内容、拓宽了传播渠道、构建了景洪检察立体式的普法新格局。“喃滴溜双语”普法团队获评首届“云南省优秀检察文化品牌”。

 

网络直播辟蹊径

“学到了学到了”“这样的普法直播太嗨了!好想去西双版纳”“没想到学完法治知识后,还能在直播间感受泼水狂欢”……在西双版纳州政法机关联合开展的“象往普法+:法治雨林e路同行”直播活动中,网友在各直播专场积极留言互动。

据了解,景洪市检察院致力打破“单向灌输”传统模式,紧扣社会热点和群众关切,打造“节点化、场景化、互动化”普法矩阵。在每年泼水节、国际禁毒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结合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司法救助、打击毒品犯罪等工作,策划“代表委员谈检察履职”“热辣滚烫她力量•检察履职绽芳华”“以检察之名亮剑滇西南禁毒一线”“护民生•护企业”等主题专场直播活动,办案检察官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家等一起亮相直播间,围绕守护“舌尖上”安全、热带雨林野生动植物保护、邻里矛盾纠纷调处等,全方位地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

5年来,32场室内外的直播,共收获1350万人次的流览量,《“双语”直播普法为检察“带货”》荣获2022年度“两个一百”全国优秀检察新媒体评选活动“应用案例二十佳”。

在形式创新上,景洪市检察院持续推出“检察官微课堂”短视频系列,经过3年的人物塑造和故事沉淀,由景洪市检察院检察官扮演的普法微视频角色“阿飞”逐渐被当地群众熟知。由“阿飞”为主角的10余部普法微视频,围绕各类法律问题,实现“普法内容从案例到故事、普法形式从说教到体验、普法效果从知晓到认同”的转变。检察普法IP“阿飞”荣获2024年度全国检察新媒体融合创新二十佳。

多方联动聚能量

《检税警示录——虚开之戒》是西双版纳州检察机关与税务机关以一起景洪市检察院办理的虚开增值税发票案为蓝本,联合制作的首部检税微动漫。该片通过生动的卡通形象,向观众普及虚开发票的危害及相关法律后果,旨在以案释法,提高公众法治意识……

景洪市检察院秉持“借力借势、融合发展”的理念,加强与各新闻媒体的联动协作,巧借外力进行深度宣传,将多样化的宣传形式融入检察宣传工作中,构建了“检察主导+媒体联动+社会参与”的传播体系。聚焦打击跨境违法犯罪、护航地方民营企业发展、保护未成年人成长等重点工作,自觉延伸检察职能,凝聚各方资源力量,把普法宣传与巩固强边固防成效紧密结合,依托155个“法治学堂”实体阵地,构建“线上直播+线下服务”立体普法模式,推进法治联络员、边境巾帼普法队、“法治副村长”“三位一体”的“法治学堂”格局。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除了提供老百姓爱看、接地气的检察宣传产品外,景洪市检察院还通过与媒体平台联动,不断扩大检察宣传的覆盖面及影响力,连续两年在全国两会期间发布极具西双版纳特色的普法视频,检税联动的微动漫《检税警示录——虚开之戒》获评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网络正能量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