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大建设 > 法治建设 > 正文
五年,218场活动,20万人受益!玉溪市华宁县“八五”普法成果丰硕
发布时间:2025-11-11  责任编辑:符晓

“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玉溪市华宁县紧紧围绕规划目标,精心组织,创新普法方式,压实普法责任,推动法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优良的法治环境。

强化组织领导

构建大普法工作格局

华宁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普法工作与其他重点工作同安排、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五年来,专题研究普法工作10余次。县普法办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召开华宁县“八五”普法工作启动会1次,守法普法协调小组会议4次,开展督导检查6次,并将普法工作纳入年度法治建设成效考评,确保责任落实。

华宁县制发《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等系列文件,明确56家单位普法责任,实现普法责任化、项目化、清单化管理。创新推行普法责任“三单一书”制度,推动“八五”普法规划落实落细。

  

聚焦重点内容

实施精准普法

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举办干部教育培训班14期,培训3200余人次。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扎实推进“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活动。五年来,共组织开展较大规模普法宣传218场次,宣传法律法规70余部,受教育人数20余万人。

紧抓领导干部“关键少数”,举办全县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法治讲座和行政执法能力提升培训班29场次,培训9000人次,集中学法692场次,签订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承诺书6890份。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519场次,覆盖师生3.8万人。深化基层普法,举办普法夜校、法律学习班、普法讲座等1512场次,受教育干部群众约19.7万人。

  

创新普法方式

提升宣传实效

深化“互联网+普法”,构建多维普法宣传矩阵。县电视台播放普法公益广告18个1226次,在省级、市级媒体刊发新闻稿件790余条,新媒体平台推送信息1500余条次,发布普法典型案例3000余个,农村应急广播平台共播放普法案例1095次11706分钟,LED显示屏播放法治宣传标语19570条次,微信公众号发布普法信息、案例16755条,手机短信转载普法信息9238条次。

创新开展“法润泉乡·与法同行”专题直播20余期,吸引2.1万余人次点赞。编印以案释法宣传手册5000册、宣传海报8200张、法律明白卡10000份。各乡镇创新推出“父母成长课堂”“夕阳红普法队”“花灯歌舞普法”“草帽普法”等特色普法活动。

  

夯实基层基础

建设法治阵地

立足群众法治需求,积极打造“休闲型”“教育型”“服务型”普法阵地共16个,包括县级法治文化公园1个、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1个、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公园1个、盘溪镇法治文化阵地1个、华溪社区和东升社区法治文化阵地各1个、普法驿站6个、法治文化墙5个。建设“法律明白人”法治实践工作站6个、“法律明白人”个人工作室1个,设置村(社区)法治宣传栏80块。

华宁县累计创建各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共34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5个、市级21个、县级7个,创建率达45.3%。组建“八五”普法宣讲团48人、“云小普”普法志愿队80人、基层普法工作队1979人,培养农村“法律明白人”823人,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375户。

  

普法成效显著

法治根基夯实

通过“八五”普法,全县领导干部法治意识明显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得到提升,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意识明显增强,良好的法治氛围基本形成。

在玉溪市2021年至2024年法治建设成效考评中,华宁县均位列优秀等次。2023年8月,县委宣传部、县司法局、县普法办联合对华宁县5个乡镇(街道)、75个单位开展“八五”普法规划中期评估,华宁县公安局获评省级“八五”普法中期表彰单位,盘溪镇东升社区金丽云荣获云南省“普法强基·云南百佳十优法律明白人”称号。

“八五”普法期间,华宁县实现普法与依法治理深度融合,为促进华宁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