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丽江市紧扣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及市委发展任务,以深化法治理念为核心、以创新普法形式为抓手,持续加大普法力度,显著提升群众的法律意识与法治素养。2021年至2024年,在全省群众安全感、社会治安满意率调查中,丽江市法治宣传教育群众满意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筑牢了法治根基。

以健全机制为保障,高位推动“八五”普法规划落地见效
“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丽江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高度重视,通过科学规划、统筹调度、强化保障,确保普法工作有序推进。强化顶层设计,审议通过《关于开展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深化调研督导,形成“调研—审议—反馈—落实”的闭环机制;充实经费保障,为普法工作提供坚实支撑。
以思想为统领,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
完善学习机制,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全民普法工作走深走实。分层分类推进。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带头示范,各级政府及组成部门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通过专题培训、宣传解读、理论研究等形式,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脑入心。2021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累计开展专题学习3400余场次。

以重点领域为抓手,精准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聚焦宪法、民法典、党内法规及中心工作,靶向发力提升宣传实效。强化宪法宣传。以“12・4”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为契机,开展“宪法在你身边”“宪法七进”等活动,推动宪法宣传常态化、制度化。突出民法典普及。将民法典学习宣传列为重点,通过制播以案释法短视频、公益广告,举办知识竞赛等形式,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融入日常生活。2021年以来,全市共开展民法典宣传3000余场次。加强党内法规学习。将党章及党内法规列入干部培训内容,开展党内法规在线答题活动,推动党内法规学习走深走实。同时,加强新修订法律法规及地方性法规规章宣传,组织维护国家安全、反有组织犯罪等在线答题活动,覆盖群众超10万人次。服务中心大局普法。紧扣乡村振兴、优化营商环境、扫黑除恶等重点工作,做到“重点工作推进到哪里,法治宣传就跟进到哪里”,为全市发展提供法治护航。
以重点对象为核心,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
抓实“关键少数”。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党委(党组)中心组学法、年度述法纳入依法治市考核。通过“万名党员进党校”、干部在线学习等形式,实现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全覆盖。同时,强化执法队伍法治培训和教育,每年对全市行政执法单位分管领导、行政执法业务骨干进行培训;每两年对法制审核人员、行政执法辅助人员进行全覆盖培训。
强化青少年法治教育。全面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深化“利剑护蕾”专项行动,开展“送法进校园”“小手拉大手・把法带回家”等活动,组织全体在校学生参与“宪法卫士”在线学习测评。开展“法治副校长”履职评估工作,配齐配强“法治副校长”821名,实现中小学全覆盖。依托6个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推动实践育人,提升青少年法律素养。
分层分类开展普法。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针对村(社区)“两委”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等群体分层分类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以压实责任为基础,构建大普法工作格局
健全责任体系、建强队伍,推动普法工作从“部门独唱”向“社会合唱”转变。完善普法责任制。健全完善普法责任清单、重要普法节点提示单、重点任务督办单、履行普法责任评价书“三单一书”制度体系。压实党群部门、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主体责任,形成齐抓共管合力。
健全媒体公益普法责任制。印发《关于建立媒体公益普法制度的实施意见》,对新闻媒体和互联网传播平台落实公益普法责任提出要求。建立丽江市法治宣传产品资源库,收录宣传产品461条(件)。市融媒体中心“平安丽江”栏目被评为省级特色栏目,宁蒗县毛建忠“双语”普法工作室被评为特色工作室。
以丰富载体为依托,推进普法与依法治理深度融合
通过法治实践、阵地建设、建强队伍、文化创新,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加强法治宣传教育队伍建设。抓实基层法治宣传人才库建设,构建以“乡镇干部+村(社区)干部+法律明白人+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为主的基层普法工作队伍,建成古城区“西余花华”、玉龙县“披星戴月”、永胜县“荷塘月色”、华坪县“支客师”、宁蒗县毛建忠“双语”普法5支具有县域特色、示范带动效应的县级普法工作队以及66支“一乡一队”普法工作队,打造“群众身边不走的”普法队伍。持续开展“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筹集资金用于“法律明白人”装备、培训等工作。
推进法治乡村建设。以乡村振兴为统领,实施《法治宣传教育助力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以命案防控为重点,开展“基层普法过年关”专项行动,宣传乡村振兴促进法以及与命案防控相关的法律法规。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复核工作。开展市级第二批“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并对全国、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进行复核。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建成法治文化公园(广场)6个、乡镇(街道)示范场所13个、村(社区)示范场所17个、特色法治文化阵地1个、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6个,实现“县(区)有主题公园、乡镇(街道)有文化园地、村(社区)有法治设施及图书角”的全覆盖。创新文化产品。市、县(区)均建立法治宣传产品资源库,收录标语、海报、音频、以案释法案例等670余件。注重将民族文化、民间文化与普法宣传结合,打造精品栏目,让法治文化融入民族生活。
以短板弱项为靶向,深入推进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
丽江市通过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专题会议及市委政法工作会议等专题研究工作,制定丽江市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工作措施、明确政法机关主力军作用任务清单;组建63支456人的省、市、县三级专项普法工作队下沉一线工作,市、县政法单位主要领导落实分级挂联、领导包片、队员挂包到人工作责任。
聚焦工作重点抓落实。聚焦命案高发多发重点区域、7类重点群体,按照专题排查、专场宣讲、专项化解、专门帮扶、专人稳控要求,开展普法和化解稳控合力攻坚,锁定重点区域、重点对象,开展法治宣传。围绕婚恋家庭纠纷专项排查化解,成立“法治惠民·和谐家庭”“普法+调解志愿”服务队,编纂《婚恋家庭纠纷法律手册》,开展专题培训、专场宣讲、下沉攻坚“三个一”活动。

下一步,丽江市将总结经验,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抓实普法责任“三单一书”制度,形成规范的清单管理、跟踪提示、督促指导、评估反馈管理模式;拓展普法宣传格局,以毛建忠“双语”普法工作为经验,加大民族群众喜闻乐见的普法音视频产品供给;推动普法宣传与基层依法治理有机融合,把普法宣传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突出风险隐患化解攻坚结合起来,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格局结合起来,精准发力,推动普法工作走深走实;持续在公民法治素养提升上发力,指导督促领导干部学习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强化领导干部法治思维;持续加大对青少年、外出务工人员、民族地区群众等重点对象的普法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