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大建设 > 法治建设 > 正文
玉溪市红塔区:奏响法治建设新乐章
发布时间:2025-10-22  责任编辑:符晓

自“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玉溪市红塔区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三个聚焦”为抓手,推动普法工作不断走深走实,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法治环境,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普法成绩单。

 

 

构建“大普法”格局,夯实普法工作根基

红塔区始终将机制建设摆在首位,着力构建起“党委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大普法”工作体系。在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的领导下,各成员单位职责明确、协同高效,严格压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确保各项任务从源头落地。

制度先行,保障有力。区委宣传部、区司法局联合印发“八五”普法规划,并逐年制定工作要点与“普法日历”,通过全面推行“三单一书”制度,将宏观目标分解为具体任务,累计派发任务20次,实现对全区普法责任制成员单位的全覆盖、精细化指导。

队伍壮大,力量下沉。红塔区组建了一支专业普法讲师团和一支日常普法队伍。结合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建立分级挂联、领导包片、干警联户的常态化工作机制,推动普法力量直达基层,规模与效能显著提升。

监督考核,压实责任。红塔区通过修订责任清单、完善工作方案,将普法工作纳入全区综合考核体系,由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创新引入“两代表一委员”动态监督机制,并对61家区级机关开展“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形成了有力的责任闭环。

 

 

实施“精准化”普法,提升全民法治素养

红塔区坚持分类施策、精准滴灌,针对不同群体开展特色鲜明的法治宣传教育,有效提升全民法治素养。

聚焦“关键少数”,抓住“未来多数”。针对国家工作人员,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用法常态化,累计开展专题法治宣讲630场,参训人数超万人次。针对青少年群体,深入开展“利剑护蕾”专项行动,为辖区中小学配备115名“法治副校长”,实现100%覆盖;举办法治讲座83场,师生参与率达100%。

覆盖“重点群体”,创新“宣传模式”。对基层干部、妇女、务工人员等重点群体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同时,积极构建“线上+线下”立体普法网络,制作普法短视频200余个,创作《远离非法集资》等法治文艺作品19部,并组织规模性巡演,建成覆盖所有村(社区)的法治文化阵地30个,打造了2处独具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法治文化阵地,让法治宣传更接地气、更入人心。

推动“融合式”治理,延伸普法服务触角

红塔区将普法工作深度融入基层治理,实现了普法与治理的良性互动,夯实了社会稳定的法治根基。

赋能乡村振兴,筑牢一线堡垒。红塔区培养“法律明白人”654名,在11个乡镇(街道)综治中心建立“三官一师”工作室,派驻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共计217人,并聘任109名政法干警担任“法治副村长”,让专业法治力量在基层一线发挥作用。

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推动普法与矛盾化解深度融合,聚焦重点区域、人员和行业领域,广泛开展法律“五进”活动。通过“执法+普法”“调解+普法”等模式,在提供法律服务和调解矛盾的同时,实现普法率达100%,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了社会风险。

聚焦重点领域,彰显法治温度。在预防犯罪方面,对不良行为青少年开展专项普法,对履职不力的家长发出“督促监护令”28份,助力实现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双下降一底线一扭转”目标。在司法实践中,区人民检察院、区人民法院、区司法局将以案释法贯穿始终,累计发布典型案例300件,实现了“办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数据显示,在“八五”普法规划实施期间,红塔区累计开展各类普法活动超2000场,覆盖群众超10万人次,成功创建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共计116个,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法治已然成为红塔区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