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大理州巍山县将普法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突出民族特色,开展多层次多领域法治创建,推动法治精神浸润民心,为高质量发展筑牢了法治根基。

高位统筹 构建普法工作新格局
巍山县高位推动“八五”普法工作,调整充实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定期专题研究解决关键问题,形成“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政协建言、各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各界参与”的工作体系。印发《县委宣传部、县司法局关于在全县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及年度工作要点,通过《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在全县公民中深入开展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完善了“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与“三单一书”制度,突出十一项重点任务、抓住三类重点对象、制定八项措施、明确“三步走”工作步骤,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加强普法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实现责任主体全覆盖,为普法工作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聚焦重点 打造“法治+”普法新平台
巍山县开展“法治+法治文化乡村行”活动,启动“乡村振兴 法润人心”——法治文化进乡村活动,深入7个乡镇和12个人口密集的村委会举办12场法治汇演,以普法打歌调、农村普法快板、法治歌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表现形式,简洁直观地普及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在寓教于乐中让法治文化走进群众的生活,融入群众的心里,为乡村振兴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
加强“法治+阵地场所”创建
五年来,巍山县共建成“一场七所”8个法治文化阵地,阵地建设因地制宜,融合不同法治元素和景观,给群众带来独特的法治文化体验,让群众在休闲中学习法律知识、在娱乐中感受法治精神、在欣赏中体会法律文化,为群众提供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用得上的法治文化的感染和熏陶,有效提升了群众法律意识与法治观念。

创新“法治+法律明白人”培养机制
巍山县积极培养“法律明白人”,全县共培养“法律明白人”1066人,实现了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全覆盖。在培养中,强化提质赋能和法律业务知识培训,把“法律明白人”真正培养成了一支能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永不走的普法工作队。在管理中,构建“网格化”管理模式,形成人人进网、层层包干、上下贯通的“一张网”模式。在工作中,选树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发挥“法律明白人”队伍政策法规宣传员、社情民意收集员、法律服务引导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社会事务监督员作用。
突出特色 展现民族普法新成效
巍山县充分利用“松花会”“巍宝山会”“巍山小吃节”“茶山会”“梨花节”等时机,结合律师“万人进千村帮万户”法律服务、书记院坝会等工作,用“零距离”的宣传方式,深入到农户家中“面对面、背靠背”进行宣传,提高农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精准施策 提升重点群体法治素养
抓住“关键少数”。巍山县以领导干部、公务员为重点,深入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各级各部门都把学习法律法规纳入本部门本单位的重点工作,制定工作方案,利用每周例会进行学法,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县政府常务会议认真坚持学法制度,带头学习宪法及法律法规。县委党校把全县领导干部、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纳入年度培训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县委党校采取集中授课的方式,进行集中轮训。同时,在重要时间节点深入开展法律进社区、法律进家庭和“法律赶大街”活动,通过设置宣传展板、播放普法音频、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让全县30万余名群众受到教育。
多措并举 深化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
自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巍山县结合当地民族文化优势,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创作《彝家山歌说普法》《普法强基很重要》等文艺作品;结合各乡镇特色,推出“清单式普法”“村民月例会普法”“点单式普法”等形式多样的普法模式,有效提升了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成效。
下一步,巍山县将进一步创新普法模式,压实普法责任制,让法治成为社会共识与行为准则,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巍山、法治巍山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