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大建设 > 法治建设 > 正文
法治新风拂雪域!迪庆谱写法治建设绚丽篇章
发布时间:2025-10-20  责任编辑:符晓

一个个“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如雨后春笋般建成,一批批“法律明白人”活跃在群众当中,一次次便民利民的司法服务温暖人心,一场场真情为民的普法活动浸润心田……近年来,迪庆州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当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奠定了坚实的法治基础。

创新方法,法治宣传“活起来”

迪庆州牢牢锁定“1234567”工作思路,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主线,突出党员领导干部、广大群众两个重点群体,用民族干部宣讲法治、用民族语言传播法治、用民族文字诠释法治、用民族节庆展示法治、用民族文化体现法治,开展“七进”活动,即法律知识进机关、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进寺院、进企业、进单位,充分发挥好法治宣传在提升治理能力中的基础性作用,使群众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夯实阵地,法治文化“润民心”

在迪庆,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既是村(居)民邻家的阿叔阿婶、阿哥阿姐,也是活跃在迪庆乡间社区、大街小巷的“法律明白人”。他们懂法律知政策,进村入户宣传法律法规,化解邻里矛盾纠纷。目前,全州197个村(社区)共配备2695名“法律明白人”,实现村民小组全覆盖。他们了解村情、拥有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善于将理论性较强的法律知识转换成老百姓听得懂、愿意听的语言。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同样硕果累累,截至目前,迪庆州建成各级各类法治教育基地(中心)12个、建设县(市)法治文化广场(公园)3个、建成乡镇法治文化阵地8个,成功创建5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2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聚焦重点,基层治理“见实效”

着力为青少年系好“第一粒法治扣子”。紧盯青少年“关键时期”,严格落实“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制度,全州48所中小学实现“法治副校长”100%全覆盖,54所幼儿园全部配备法治辅导员,开展各类法治宣讲1000余场次。奋力打通普法“最后一公里”。充分发挥“高原红色文艺轻骑兵”“流动党校”等红旗宣讲队作用,以牧区流动党校、院坝会、田间课堂等形式开展宣讲,累计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活动10.8万余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0万余份,受教育人数达120万余人次。

线上拓展,普法宣传“零距离”

迪庆州积极构建新媒体普法矩阵,依托“迪庆普法”微信公众号等载体推送超过3200期法律知识,搭建起“电视说法、报纸释法、网上学法、手机送法、广播播法”等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媒体普法平台。同时,结合地域特色,开展傈僳族歌舞阿尺木刮“非遗+普法”、“法治宣传融民俗”等活动,推动传统文化与法治文化深度融合。

如今的迪庆,法治已融入百姓日常生活。田间地头里,大喇叭定期播放民法典小案例;各个村落中,“法律明白人”将专业法律条文变成群众喜爱的家常话;家风与法治相融,学法用法意识深入人心,一幅以法治为底色的平安新画卷正在迪庆高原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