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曲靖市宣威市人民检察院“杜鹃花”法律志愿服务队的女检察官们走进宣威市第五中学,为700余名高一女生开展了一场主题为“远离性侵,做自己的‘保护伞’”的法律知识普及活动。此次“夜间课堂”以“共情+互动”为核心,用“她力量”为青春期女生筑牢自我保护防线。
红绿灯信号“玩”会法律知识
“杜鹃花”姐姐们根据高中女生的认知特点,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与防性侵相关的法律条款,转化为常见的涉未成年人性侵害的发生特点和应对办法,以“红——危险、黄——警惕、绿——安全”三色判断牌帮助同学们快速识别不同场景的风险等级,明确“可接受、需警惕、要拒绝”的行为边界。
情景互动“演”出应对方法
情景互动打破了“检察官讲、学生听”的模式,将未成年人被性侵案例改编成短剧本,模拟“同班男生故意触碰隐私部位”“校外大叔以送礼物为由要求单独见面”等场景,邀请女生们分组讨论该怎么拒绝、怎么脱身。有的小组提出“直接说‘不’并走开”,有的想到“假装给父母打电话”,“杜鹃花”姐姐们对这些办法逐一表示肯定,同时点出“模糊回应易被误解”“单独赴约有风险”等关键问题,让女生在实践中掌握最优应对技巧。
匿名提问箱“讲”出悄悄话
为消除女生们“被侵犯后不敢说”的心理负担,活动还设置了“匿名提问箱”环节。女生们可以将“被熟人骚扰该告诉谁”“没有明显伤痕算不算证据”等难以开口的问题写在纸条上投入箱中,“杜鹃花”姐姐们现场拆箱解答,并用“法律是匿名的后盾,勇敢求助不是错”“保留聊天记录、衣物等都是重要证据”等话语,传递“维权不可耻,沉默才会让伤害延续”的观念。
“以前总觉得性侵是很远的事,今天演完情景剧才知道,有些小事其实就是危险信号。”张同学表示,自己不仅记住了“NOT原则”(“No”——拒绝,“Off”——离开,“Talk”——说出来),还学会了如何礼貌又坚决地拒绝不合理要求。
老师们也对活动形式表示肯定:“互动环节让同学们不再拘谨,连平时内向的同学都主动举手抢答。比起法律宣讲,这种自己演、自己说的方式,更能够增强同学们的安全意识。”
下一步,宣威市检察院将持续聚焦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设计定制化普法方案,用情景模拟、案例漫画、“一对一”咨询等更接地气的形式,把法律保护的“种子”播撒进更多孩子的心里,为青春成长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