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大建设 > 法治建设 > 正文
丽江市华坪县检察院以“五进五心”普法新模式绘就法治宣传同心圆
发布时间:2025-09-12  责任编辑:符晓

近年来,丽江市华坪县人民检察院结合县域发展实际,主动拓展司法服务边界,锚定“普法与司法深度融合”目标,依托多样化普法阵地,创新推出“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万家”与“用心、暖心、耐心、尽心、贴心”相呼应的“五进五心”普法新模式,将法治宣传的触角延伸至基层每一个角落,勾勒出兼具温度与力度的法治建设图景。

普法宣传进企业,用心护航营商环境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华坪县检察院始终将检察工作融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依法能动履职服务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在护航民营经济行稳致远中彰显检察担当、传递司法温度。

工作中,检察干警主动走进石龙坝工业园区,深入相关企业,细致询问企业生产经营现状,梳理企业发展中遇到的法律难题,并对企业提出的法律疑问逐一耐心回应。同时,通过“案例解读”“检察官普法课堂”“送法上门”等形式,为企业提供精准法律服务,引导企业规范内部管理、依法合规经营。

为进一步当好民营企业“护航员”,华坪县检察院在石龙坝工业园区挂牌成立“保障服务一流营商环境工作联系点”,通过常态化提供法律咨询、开展法律宣传、排查法律风险、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搭建起检察机关与企业之间“零距离”沟通的桥梁,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检察力量。

 

 

法治宣传进校园,暖心普法促成长

华坪县检察院聚焦未成年人保护重点环节,持续深化普法强基补短板、“利剑护蕾”等专项行动,坚持“预防为主、关爱为先、联动为基”原则,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进校园活动,让法治教育既有力度更有温度,织密未成年人保护“安全网”。

一方面,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普法强基专项工作队的职能作用,常态化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围绕防范性侵、防范校园欺凌、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等核心内容,通过案例讲解、情景剧展演等形式,将法律知识融入轻松的课堂场景,实现“寓教于乐、精准普法”。

另一方面,推动“法治教育+实践体验”深度融合。组织师生旁听刑事审判巡回法庭,通过“真实案例庭审+现场普法解读”的模式,让学生直观感受法律的威严,进一步强化学生法治观念,筑牢健康成长的法治防线。

 

 

调解普法进社区,耐心为民解纠纷

华坪县检察院依托“一家人”人民调解工作队检察院小分队,创新实践“听、辨、劝、借、让、和”的“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既以“谦和礼让”的传统智慧化解矛盾,更以“调解+普法”的模式主动下沉到乡镇,耐心倾听群众诉求,细致梳理事实脉络,同步传递法律知识,让群众在纠纷化解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明晰法理边界。

自工作开展以来,检察院小分队的3名调解员始终扎根中心镇、荣将镇等乡镇,秉持“一家人不说两家话”的理念,把每一次调解都变成“普法课堂”:面对群众纠纷,先耐心倾听当事人陈述,逐一核实事实经过,再通过“释法理、明事理、讲情理”的三层沟通,解读相关法律法规条文、梳理事件是非曲直、疏导双方情绪心结,让调解过程成为群众“零距离”学法的过程。

集中普法进乡村,尽心为群众办实事

“普法宣传要接地气、贴民心,法律服务要送到百姓的心坎上。”为进一步提升群众法律素养,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氛围,华坪县检察院结合检察业务实际,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等时间节点,深入人群密集地开展集中普法宣传活动。

活动中,检察干警在乡镇、村寨“摆摊设点”,悬挂宣传横幅、搭设咨询台,围绕打击养老诈骗、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等法律法规开展宣传,用群众熟悉的方言和身边真实案例拆解法条,避免专业术语“隔层纸”。同时,耐心解答群众法律问题,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为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涵养基层文明新风营造良好氛围。

网络普法进万家,贴心宣传入耳入心

华坪县检察院结合不同群体的普法需求,积极探索推出种类丰富、形式新颖的网络普法产品,让法治宣传“线上开花、线下结果”。

华坪县检察院精心策划、打造精准化“两微一端”新媒体普法矩阵,定期推送普法图文和视频。同时,立足“百姓视角”,结合真实检察案例,拍摄制作《巷陌春秋》《三尺法度、六尺温情,一起四年纠纷的调解之路》等普法微视频、漫画作品,从群众熟悉的生活场景切入,提升群众法治意识,让普法宣传真正走进百姓心间。

下一步,华坪县检察院将持续深化“五进五心”普法模式,不断创新普法载体、优化服务举措,以更实的司法担当、更暖的法治服务,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和建设平安华坪、法治华坪注入源源不断的检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