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保山市昌宁县高度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以“法治副校长”履职为抓手,通过完善机制、创新形式、强化协同,构建起校园法治教育体系,为全县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构筑坚实的法治屏障。
配优“法治副校长”,实现校园全覆盖。2025年2月,昌宁县印发关于聘任全县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的通知,以政治素质好、品德优秀、作风正派、工作责任心强,且具备丰富法律知识与实践经验等为标准,由政法系统选派人员,为全县135所中小学、幼儿园配备115名“法治副校长”。“法治副校长”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了解教育教学规律、教学技巧和学生心理。在学校,“法治副校长”的姓名和联系方式均在醒目的地方进行公示,以便学校、师生和家长随时联系,确保其能切实履行职责、发挥作用。
推进法治教育,“走进去”精准普法。将精准普法理念融入日常法治教育,是昌宁县提升“法治副校长”履职实效的一项有力举措。“法治副校长”在履职过程中,一方面关注学校需求,围绕全县中小学校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以及不同学校的实际需要,确定法治课程重点内容;另一方面,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定制分类法治教育“菜单”。
2025年春季开学季,在昌宁县各中小学、幼儿园里,115名“法治副校长”开始了本学期第一堂法治课,根据学校普法“菜单”制定普法课件,采取分层分类的方式开展,切实提升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截至目前,“法治副校长”进校园开讲“开学第一课”116场次,受教育师生3.27万人、家长1万余人,发放宣传手册2.55万份。
创新工作方式,“带出来”增强感悟。要提高青少年法治素养,仅仅靠校园法治课是远远不够的。昌宁县各“法治副校长”及其派出单位结合自身优势,积极探索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打造了“进警营”“模拟法庭”“开放日”等各具特色的法治实践项目。
公安系统开展以“大手牵小手,共筑平安梦”为主题的警营行活动,组织学生走进警营,近距离感受警队风采、体验警营生活;组织干警到挂联村开展“利剑护蕾”乡村行普法宣传活动,重点对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重点未成年人群体进行走访,实现普法对象、内容、措施更精准。
县法院组织学生走进法院,开展近距离、互动式的司法参观体验,通过听一场讲解、上一节法治课、体验一次模拟法庭的形式,让孩子直观感受了解法院的职能职责、立案流程以及审判活动流程等,亲身体验法治的公平正义。同时,利用重点节日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
县检察院“溯·光”普法团队开展“世界那么大,走出大山来看看”活动,组织挂钩村学校小学生及家长走进保山学院,开展以“今天我是大学生”为主题的参观体验活动以及“童心港湾 七彩筑梦”暑期班志愿服务等活动。在各项活动中,“溯·光”普法团队不仅为孩子们普及法律知识,还鼓励他们要克服困难,努力学习,去见识更广阔的世界。
司法系统开展走访、法治宣传、法律咨询服务等活动,以“法律八进”为载体,积极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宣传和法律援助,切实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