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大建设 > 法治建设 > 正文
昆明市富民县司法局:多元普法“组合拳”绘就法治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5-04-03  责任编辑:汪雨春

近年来,昆明市富民县司法局以提升全民法治素养和推动社会治理法治化为工作目标,以全面落实普法责任制为抓手,创新普法宣传模式,全方位构建集成式普法大格局,更好地回应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治需求。

阵地式普法,打造法治宣传“新生态”

富民县司法局大力开展“指尖普法”,依托新媒体平台,用好“法治富民”微信公众号,实现法治宣传立体化、常态化,广泛开展宪法、民法典、法律援助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等专题普法宣传。2024年以来,更新发布法治宣传产品资源库作品121条,制作接地气、聚人气的法治宣传原创视频15条。建立县级法治宣传产品资源库,更新发布普法产品236件。

注重法治文化渗透力和吸引力,对富民县法治文化广场进行提档升级,突出主题。因地制宜在乡镇(街道)建设法治文化园地,建设宪法发展历程长廊、民法典发展历程长廊、法治谜语趣味问答墙等,让群众在休闲娱乐中感受法治文化的力量。目前全县已建成1个县级法治主题公园,3个乡镇、村(居)委会法治文化园地。

  

  

开放式普法,拓宽群众学法“新渠道”

富民县司法局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人民调解工作室、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农民书屋、村(居)委会普法宣传栏等阵地,构建县、乡、村三级普法学法平台,为群众提供普法学法驿站和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矛盾纠纷调处等一站式普法公益服务,让法治文化有机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2024年,全县各级调解组织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122件,2025年一季度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73件。定期举办富民县社区矫正中心和司法所开放日活动,邀请富民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政法机关代表、村(社区)代表、特邀监督员以及社区矫正对象家属代表30余人参加社区矫正开放日,让参加人员“零距离”感受司法行政工作,增强公众对司法行政工作的理解和参与。

  

互动式普法,构建法治教育“新路径”

富民县司法局紧紧围绕“上好‘法治第一课’,扣好人生‘第一粒纽扣’”理念,将法治课程纳入中小学基础课范畴,整合政法队伍力量,为全县1所大中专院校、7所中学、20所小学、24所幼儿园配齐“法治副校长”,确保每学期开展法治辅导不少于2次,让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法治熏陶。组织开展法律进少数民族聚集地17场(次),覆盖群众1万余人,组织律师、普法志愿者“赶集摆摊”,发放法律宣传手册、普法小礼品、法治环保袋等法治大礼包6万余份,现场解答群众提出的法律问题,受益人数12万余人,通过互动式普法引导群众依法表达诉求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点单式普法,精准回应群众“新需求”

富民县司法局积极引导全县72个村(社区)的法律顾问和450余名“法律明白人”发挥好“信息收集员”和“普法宣传员”作用,在服务群众过程中现场开展社情民意调查,分类收集整理辖区企业、群众关心关注的法治热点问题和法律需求,切实解决“普法针对性不强、实用性不高”的问题。推动2家律师事务所和23家中小微企业入驻“云南中小微企业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法律服务。制定公共法律服务“菜单”,各村(社区)结合实际需要,对法律咨询、法律讲堂、法律援助、诉讼服务等内容进行“点单”,法律顾问根据实际提供相应的法律服务。2024年以来,村(居)委会法律顾问为各村(社区)开展法治宣传活动25次,参与矛盾纠纷调解40余次,提供法律咨询38次。

  

  

下一步,富民县司法局将继续深耕本土特色,探索普法宣传新模式,按要求完成“八五”普法各项工作任务,不断创作更多富有吸引力的普法产品,为建设平安法治富民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