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大建设 > 法治建设 > 正文
楚雄州双柏县:“三式普法”润泽基层法治田  
发布时间:2025-03-31  责任编辑:汪雨春

近期,楚雄州双柏县以“三月综治宣传月”为契机,以2025年深化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为牵引,创新打造“三式普法”新模式,让法治的种子在彝乡热土生根发芽,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注入澎湃动能。

全域式普法矩阵,织密法治网络

构建线上线下立体普法网络,打造“指尖+脚板”的法治传播体系。云端普法阵地持续发力,“双柏法治在线”微信公众号推出“每日一典”专栏,创作《阿表哥说法》普法微短剧12期,通过“案例解析+彝语解说”让法治宣传入脑入心。

线下普法活动多点开花,“法治大篷车”开进8个乡镇76个村(社区),开展“法治夜市”“火塘普法”等特色活动43场,发放“双语”普法手册3500余份,实现法治宣传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

定制式“法治套餐”,回应民生关切

聚焦“一老一小一妇一企”重点群体,创新推出“三色普法”工程。银发护航行动为老年人定制防诈“金钟罩”,开展养老诈骗情景剧巡演9场,守好群众“钱袋子”;青春护苗工程打造法治教育“第二课堂”,组织模拟法庭、法治辩论赛16场,培育青少年法治信仰;巾帼维权计划设立“彝绣娘调解室”,提供法律咨询230人次,撑起妇女权益“保护伞”;企业法治体检建立“法律管家”制度,为27家企业开出法治良方19份,实现普法服务与民生需求精准对接。

协同式治理体系,凝聚法治合力

全县构建“专业+志愿”的法治共同体,培育法治生力军。“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选拔培育骨干326名,实现每个村组都有法治“土专家”;“五老普法队”吸纳退休法官、乡贤能人58名,打造群众身边的“法律智囊团”;校地合作机制引入高校法学专家,组建“法治诊疗小分队”巡回调解纠纷47起。这支多元化队伍开展“法治夜话”126场次,化解土地流转、邻里纠纷等矛盾83件,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在这场法治润心的实践中,双柏县交出了亮眼答卷——群众法治素养测评合格率达92.3%,民转刑案件同比下降41%,“办事依法、遇事找法”渐成新风尚。行走在今日的双柏,法治文化广场上彝族梅葛调传唱着法典新规,校园法治角里孩子们模拟着庭审现场,村规民约墙上镌刻着彝汉“双语”的法治箴言,一幅法治良序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

 

 

从普法宣传到法治实践,从“单向灌输”到“双向互动”,双柏县以法治之力破题基层治理,用法治温度滋养民生幸福,在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征程上,谱写出“法润彝乡促善治”的时代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