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为保障群众生产生活安全,增强群众消费维权意识,营造良好消费环境,红河州法院开展了系列普法活动。
蒙自市人民法院联合金融机构等部门,利用乡镇赶集日开展“摆摊式”普法宣传活动,为来往群众送上消费法律知识“干货”。活动现场,法院干警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吸引赶集群众,并结合常见消费纠纷案例普及消费者维权知识,耐心为群众答疑解惑,提醒大家购买商品要注意辨别假冒伪劣、虚假宣传等营销活动,遭受侵权时要积极拨打“12315”进行投诉举报,或者通过诉讼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随后,干警们走街串巷,向集市上正在营业和售卖商品的超市、摊贩等发放普法宣传册,当面宣传销售过期商品被罚等案例。宣传中,干警认真提醒经营者要依法诚信经营,保障商品和服务质量,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和消费环境。
开远市人民法院组织干警,参加2025年消费者权益日主题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干警们向过往群众发放了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商标法等普法宣传资料,详细讲解了识别消费陷阱的技巧及依法维权的途径。针对现场的老年人群体,积极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和养老诈骗宣传,提醒老人们提高甄别能力,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念,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网上买的东西有质量问题该怎么维权?”“会员卡充值后是否还能退款?”“装修房屋,交了定金,装修公司迟迟不动工怎么办?”面对群众提出的虚假打折、低价陷阱、消费霸王条款等消费陷阱问题,干警们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群众逐项解答,并提供切实可行的维权建议,呼吁大家遇到消费纠纷时,学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石屏县人民法院组织干警走进石屏县工会广场,参加石屏县2025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干警们通过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的方式,向过往群众重点普及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网购遇到假货怎么维权?”“预付卡商家跑路怎么办?”针对群众提出的疑难问题,干警结合典型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逐一解答,并重点讲解了维权途径及诉讼流程,吸引众多群众驻足了解。
集中宣传结束后,干警们又走进附近商铺,逐户发放宣传册,并与商户面对面沟通交流,引导其进一步树立文明经营、依法经营、守法经营的意识,向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消费体验。此次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10余人次。
红河县人民法院甲寅法庭结合当地实际,组织干警开展“共筑满意消费 共享美好生活”专题法治宣传活动。活动现场,通过悬挂横幅、分发宣传资料、释法答疑、走访商户等多种形式,现场讲解消费维权途径和技巧,向群众普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对群众感兴趣的“欺诈消费者退一赔三”法律条款以及“生产或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假一赔十”等相关法律适用,用“双语”作了简明易懂的讲解。
同时,法庭干警走进周边街道商户,提醒商家坚决抵制假货,及时清理下架过期商品。此次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20余人次。
绿春县人民法院干警化身“普法达人”,联合绿春县人民检察院走进社区、市场,摆起了“普法小摊”,向过往群众发放精心制作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宣传单,同时结合食品安全、价格欺诈等典型案例,提醒大家警惕消费陷阱,发现消费权益受损后,及时留存证据,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现场吸引了群众围观驻足,大家听得津津有味,不少人还主动咨询起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难题,干警们也一一作出了细致的解答。
同时,干警们向周边商户开展精准普法,细致解读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并通过列举司法实践中一些商家侵犯消费者权益造成不良后果的案例,引导商户在经营过程中树立诚信经营理念,坚决杜绝违法行为,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金平县人民法院组织干警参加金平县2025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干警们通过发放宣传册、现场讲解等方式,向过往群众普及消费者的基本权利、维权方式、解决渠道等法律知识。现场法院普法资料内容涵盖网购纠纷、预付卡陷阱、食品安全、电商直播等热点法律问题,更有效帮助群众快速掌握维权要点。
此外,干警们还进入沿街商铺发放宣传单,向店铺经营者耐心讲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关于商品质量、消费纠纷以及侵权后果等问题,提示经营者唯有依法依规、诚信经营,才能做“长久生意”,任何违反法律的经营活动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柴米油盐维系万家安宁,衣食住行关乎百业繁荣,保护消费者权益就是呵护民生福祉。下一步,红河州法院将不断延伸审判职能,创新普法宣传形式,为营造诚信安全的消费环境贡献更多法院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