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动态 > 法庭内外 > 正文
以司法建议“小切口”促进依法治理“大合力”!普洱市江城县法院发出8份司法建议
发布时间:2025-10-22  责任编辑:符晓

近年来,普洱市江城县人民法院注重发挥司法建议“小切口”促进社会治理作用。2022年以来,江城县法院聚焦社会治理薄弱环节,向政府相关部门、村(社区)发出司法建议8份,收到司法建议回函8份,建议采纳率达100%,实现“建议一件、治理一片、服务一方”的社会效果,为促推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发挥了积极作用。

 

 

抓牢制度保障,严把司法建议“质量关”

江城县法院强化司法建议工作管理机制,将司法建议工作与审判执行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明确目标任务、细化责任分工,推动司法建议从“软建议”向“硬执行”转化。

江城县法院明确司法建议主体规范、内容规范,报送前严格逐层审核把关,以规范化程序助力培育高质量司法建议。把司法建议工作作为专项行动的“硬任务”,院党组听取专项工作汇报时不但要听取案件办理情况,还要听取司法建议发送情况,倒逼法官积极思考,主动当好行业治理、社会治理的“啄木鸟”。健全司法建议管理跟踪机制,做好前期调研,确保把问题找准找实,提升建议“靶向性”,确保司法建议实效。定期开展司法建议质量评查,做好内部督查,制作司法建议工作台账,对报送的司法建议书统一编号、统一备案,详细统计建议主题、提出和发送部门、建议类型、回函时间、采纳情况等内容。强化司法建议跟踪管理,动态跟进司法建议的反馈和落实情况,通过回访等方式与被建议单位沟通,加强指导,确保司法建议落到实处。

抓好落实转化,为法治政府建设“出良策”

江城县法院主动延伸审判职能,既抓末端、治已病,更抓前端、治未病,将司法建议工作贯穿打击跨境违法犯罪、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命案防控工作以及法院重点审判执行全过程,针对审判过程中发现的社会治理薄弱环节,结合案件办理过程中发现的隐患全方位剖析犯罪原因,并向有关单位发出司法建议,堵塞漏洞。

为切实加强校园安全管理,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江城县法院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向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发出司法建议,共同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网,为预防和减少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营造安全健康的校园环境提供保障。

抓个案强类案,让司法建议“精准把脉”

江城县法院强化个案司法建议的精准性,聚焦多发高发案件深入挖掘风险隐患。在审理涉破坏环境资源型犯罪案件中发现,该类型案件呈易发高发之势,遂及时向江城县林业和草原局发出司法建议1份,为扎实推进该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法治保障。

江城县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立足实际提出预防化解风险的提示和建议,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在审理离婚纠纷案中发现,某村级组织存在随意出具证明、对印章使用缺乏有效监管的情形,遂向有关部门发出司法建议2份,建议加强印章管理、规范出具证明行为,在防控法律风险的同时,进一步促进了基层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