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动态 > 法庭内外 > 正文
昆明市官渡区法院:“法院+综治中心”同发力 解锁基层治理“新密码”
发布时间:2025-10-15  责任编辑:符晓

自今年7月昆明市官渡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启动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以来,官渡区人民法院探索“法院+综治中心”基层治理新模式,深化与综治中心的协同联动,将司法服务前移至基层治理一线,凝聚调解合力,助推矛盾纠纷预防和多元化解,为基层治理注入强劲司法动能。

筑牢阵地,打造便民服务“前沿哨”

“不用多头跑,不用反复问,‘一站式’解纷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刚拿到司法确认裁定书的张某感慨道。从剑拔弩张到握手言和,困扰他多年的物业纠纷,在法官和调解员的共同努力下,用时3天便尘埃落定。

  

这起纠纷源于五年前,张某家受房屋主管道渗水困扰多年,屡次找物业公司协商维修无果后拒缴物业费,物业公司则因张某长期拖欠物业费而不能保障物业服务质量。综治中心调解室里,法官指出了物业公司在物业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双方互谅互让、磋商解决。最终,张某与物业公司达成协议,物业公司对张某家的物业服务费予以部分减免,并对张某家主管道渗水问题进行修复。至此,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自综治中心运行以来,官渡区法院主动融入综治中心建设工作,创新推行“1+1+1+N”模式,即选派1名法官、1名法官助理、1名书记员、N名特邀调解员组成诉讼服务团队入驻,提供指导调解、司法确认、速裁快审等便民诉讼服务。此外,官渡区法院与区综治中心建立了“三个一”指导模式,即法官“一对一”联系调解组织、“一周一研判”会商机制为重大疑难纠纷提供法律指导、“一案一析”现场指导,推动司法指引与综治调解深度融合,有效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自2025年7月入驻以来,官渡区法院指导调解纠纷224起,调解成功率达54.84%。

多元共治,凝聚纠纷化解“向心力”

彭某花费13万元向开发商购买了一个车位,然而交付的车位左侧有一根承重立柱,停车后驾驶室门打开角度过小,致使司机无法正常从驾驶位上下车。彭某与开发商多次协商无果后,来到官渡区综治中心。诉讼服务窗口受理后,法官立即联合司法所、特邀调解员组织调解,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开发商为彭某更换了一个车位。该起纠纷的成功化解,正是官渡区综治中心高效运行、多方协作解纷的一个生动缩影。

  

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和综治中心,官渡区法院强化与公安、司法、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协调沟通,实现综治、司法、仲裁等工作的良性互动,构建一体化多元解纷工作格局。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开展法律培训、组织庭审观摩等多种形式,推动矛盾纠纷前端预防、中端化解、末端稳控的有机衔接。

示范引领,打造类案化解“新样板”

针对物业服务、金融借款、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等系列案件,官渡区法院实行示范性诉讼引领带动类案以非诉方式实体化解机制。该院选取群众关注度高、具有教育意义的典型案例,运用“示范庭审+集中调解”模式,在区综治中心速裁法庭公开审理具有代表性的案件,并组织同类案件当事人旁听庭审,带动类案高效化解。

  

2025年8月,官渡区法院以“巡回审判”的方式,在区综治中心现场审理一起商品房预售合同纠纷。法官针对合同解除、房款退还数额、履行期限等问题提出调解方案,调解员与双方当事人以此进行反复沟通,达成一致意见。之后,以该案的调解方案为参考,该案中的房地产公司与肖某等人共7起商品房预售合同纠纷,在“多元联调+司法确认”方式下实质化解。同时,该案例被纳入综治中心案例库以便调解员学习借鉴。

从“多地奔波”到“一站解决”,官渡区法院以入驻区综治中心为抓手,激发前端治理效能,让更多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不断探索司法与基层治理同频共振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