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红河州石屏县人民法院牛街人民法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化解矛盾、修复关系、维护和谐、守护正义”为工作准则,妥善处理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用有温度的司法服务为辖区家庭筑牢幸福“防护网”,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制度化普法“前置”,筑牢法治根基
牛街法庭将有关婚姻家庭的法律法规作为普法重点,通过“街子天”普法、法治进校园等形式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做到从源头减少家事纠纷。同时,结合辖区实际,创新推出“一周一村一讲法”模式,由法官定期深入基层,结合真实案例,用群众听得懂的方言土语解读夫妻共同财产、父母对子女的抚养义务和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让生硬的法律条文“接地气、有温度、入人心”。2022年以来,牛街法庭通过“一周一村一讲法”的模式开展普法宣传活动100余场次,覆盖群众7000余人,辖区群众婚姻家庭法律意识显著提升。
融入基层治理“联动”,织密多元解纷网
牛街法庭主动融入当地党委领导下的基层治理格局,坚持“抓前端、治末病”,积极参与乡镇综治中心建设,依托“屏邑云”共享法庭平台,构建起“法庭+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村(居)委会”的多元解纷机制,通过定期会商、信息共享、线索移交等方式,加强与各基层治理单位的协作配合,并积极指导人民调解,推动家事纠纷得到妥善化解。
调解优先“走心”,推动纠纷实质性化解
牛街法庭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原则,针对家事案件“情、理、法”交织的特点,在案件受理后积极引导当事人进行调解。调解前,通过与村民拉家常、与村干部座谈等方式,全面摸清矛盾焦点、家庭关系背景、子女生活现状等关键信息;调解中,既严格向当事人释明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法律规定,又注重情感疏导,用“家常话”拉近与当事人的距离,耐心倾听诉求,引导双方换位思考,逐步化解对立情绪。2022年以来,牛街法庭共受理婚姻家庭纠纷案件143件,其中通过调解、撤诉方式结案124件,调解撤诉率达86.71%,不仅高效化解了矛盾,更有效维护了家庭关系的稳定,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判后回访形成长效机制,巩固解纷成果
牛街法庭主动开展案件回访,及时协调解决拖欠抚养费、探视权受阻等问题,防止矛盾反弹。对调解和好、判决不准离婚案件,定期跟踪案件当事人夫妻感情修复进展,联合村(社区)开展疏导,帮助双方重建信任、修复关系。2022年以来,牛街法庭受理的家事案件实现“零”上诉,真正做到了“办理一件家事案,守护一方万家安”。
从普法预防到多元联动,从温情调解到长效跟踪,牛街法庭始终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用温情化解家庭矛盾,用专业守护社会和谐。下一步,牛街法庭将继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为基层治理注入司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