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昆明市东川区人民法院36名“法治副村长”主动下沉一线,深入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打通基层法治服务“最后一公里”,提升村民法治意识,推动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走深走实,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法治动能。
强化顶层,提供坚实组织保障。东川区法院班子成员带头,深入乡镇(街道)、村(社区)进行调研,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难点堵点,为“法治副村长”下沉一线提供坚实组织保障,推动形成“党组抓总、领导带头、全院参与”的法治服务乡村工作格局。
精准滴灌,让法律走进群众心窝。聚焦村民关心的土地承包、婚姻家庭、借贷纠纷、反诈防骗等热点问题,“法治副村长”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坝开展讲座、微宣讲30余场,惠及群众100余人次。用“乡音土话”解读法条,用身边案例阐释法理,让法律知识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真正把法治送到群众身边。
节点联动,让氛围融入日常点滴。结合“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6·26”国际禁毒日、民法典宣传月等时间节点,联合属地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开展集中普法7场,发放宣传资料600余份。以节点为契机,以联动为抓手,让法治宣传融入生活场景,在潜移默化中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浓厚氛围。
多元调处,让矛盾化解在源头。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法治副村长”第一时间介入调解,既讲法理底线,又融人情温度;遇复杂纠纷则联动派出所、司法所、村“两委”等力量,凝聚化解合力。今年上半年,“法治副村长”累计下沉3轮,针对排查出的婚恋纠纷、邻里纠纷、民间借贷纠纷等风险隐患,发挥自身专业优势,走村串户解决群众所盼所急,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以“小事不出村”的实效,筑牢基层治理法治防线。
“法治副村长”是法院服务乡村的“前哨站”,更是群众身边的“法律贴心人”。下一步,东川区法院将继续立足审判职能,深化“法治副村长”工作与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的有机融合,通过矛盾纠纷排查、联动调解、普法宣传等多元化模式,切实把村民的“法律问题清单”变成“法治副村长”精准履职的“责任清单”,持续营造“人人知法、人人懂法、人人守法”的良好法治氛围,以高质量法治服务护航“六个东川”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