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八五”普法规划实施的收官之年。近年来,昆明市寻甸县人民法院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扣法治昆明、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目标,以提升全民法治素养为核心,以“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为抓手,推动普法工作向“精准滴灌”升级,为寻甸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厚植法治底色、凝聚法治力量。
思想铸魂,让法治信仰扎根沃土
寻甸县法院将法治理念的学习贯彻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点议题和干部教育培训必修课程,邀请市委党校专家开展专题授课,推动全院干警深刻领会“十一个坚持”的核心要义,切实将法治理念融入司法实践全过程。
同时,聚焦宪法、民法典及党内法规等重点内容,结合“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民法典宣传月”、“6·26”国际禁毒日、“12·4”国家宪法日等时间节点,组织“送法进社区”“送法进乡村”等活动,重点宣讲劳工权益、电信诈骗、非法集资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推动法治观念真正融入群众日常生活,助力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氛围。
服务大局,让法治力量护航发展
寻甸县法院紧扣云南高质量发展与基层治理现代化需求,坚持将普法工作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在民族聚居地区设立“石榴籽民族团结调解室”,邀请当地有威望的群众代表参与调解工作,以“法理+情理”绘就民族团结同心圆。
法官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阳光司法、巡回审判,在案件调解、庭审、判后答疑等过程中注重用“身边事”讲“身边法”。
针对辖区山区面积广、各民族居住较为分散的特点,利用群众赶集以及各民族节庆活动等契机进行普法宣传,通过“赶集普法”和“节日普法”,进一步增强辖区群众法律意识;围绕群众生产生活实际,结合土地流转、邻里纠纷等典型案例开展“围炉普法”“田间课堂”等,让法治服务“触手可及”。
同时,结合世界环境日等节点,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普法宣传,助力“绿美寻甸”建设。
护苗成长,让法治阳光照亮未来
寻甸县法院选派8名“法治副校长”,协助学校与社区、家庭及社会有关方面进行沟通,促进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法治教育体系的完善。每位“法治副校长”每年开展法治宣讲不少于1次,围绕防欺凌、防电信网络诈骗等主题,开展“送法进校园”“模拟法庭进校园”“法治夏令营”等活动20余次,为2000余名师生送上“法治大礼包”。同时,注重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法治环境,用司法温度守护“少年的你”。
守牢阵地,让法治文化浸润人心
普法既要“入脑”更要“入心”。寻甸县法院构建“线上+线下”立体普法矩阵,让法治宣传从“一时一地”延伸至“随时随地”。线上,围绕法院重点工作,依托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发布普法宣传信息,在LED显示屏滚动播放普法宣传标语、图片、视频等,以司法普法助力全民守法。线下,制作普法强基在行动案例手册1万册,组织干警深入挂包村组发放;组织开展“庭审走近民众”阳光司法活动,2021年以来,开展庭审直播、公众开放日197期,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2000余人次参加旁听庭审,庭审后现场以案释法,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
同时,探索中华优秀法治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着力打造以伟大长征精神为引领的“红色走廊”、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内核的“绿色走廊”、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彩色走廊”,呈现寻甸县特色,展现法院风采,坚持以文化人、以文强院,培根铸魂,凝心聚力。
“八五”普法收官不是终点,而是新征程的起点。下一步,寻甸县法院将持续以更接地气的形式、更有温度的内容,让法治精神融入基层治理、扎根群众心田,为寻甸县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