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动态 > 法庭内外 > 正文
曲靖市会泽县法院:法治相伴 护航百姓“家门口”就业
发布时间:2025-07-24  责任编辑:符晓

在曲靖市会泽县待补镇鹧鸡村成片的草莓种植基地里,一颗颗火红饱满的草莓掩映在绿叶之中,散发着诱人的果香。种植大户和工人们正忙着采收。

近年来,会泽县立足当地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引进84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培育壮大113家农业龙头企业、近1500个合作社和1000余个家庭农场,建成234个“家门口”的务工车间,带动大批劳动力在本地就业增收。为维护群众“家门口”的良好就业环境,会泽县人民法院立足前端、中端、末端,从普法宣传、立调审执、司法建议各环节发力,为维护群众“家门口”的良好就业环境增添法治保障。

“双向普法+双向保护”

“企业不仅要追求效益,在经营企业及用工的过程中,更要树立法治意识,避免因法律盲区造成损失。”5月8日,会泽县法院待补法庭走进云南沅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企业管理人员及120余名员工带来一场“定制”普法讲座。

该公司是集草莓研发、种植、储运、加工、包装、零售、电商于一体的综合型现代化农业企业。法官通过司法实践中常见的土地租赁合同、买卖合同、劳务合同、劳动合同等合同条款拟定、审查及劳资用工纠纷等与企业息息相关的重点问题进行讲解,分析生产经营各环节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措施。

“我是在车间操作机械设备的,如果在操作过程中受伤了该怎么办?”车间老李问道。“公司为你们购买了工伤保险,如果在工作过程中受伤,可以请求公司帮助进行工伤认定,并按照流程进行保险理赔。”现场,职工针对工作和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进行提问,法官逐一解答。

在普法宣传中,会泽县法院注重企业及劳动者的双向引导和双向保护,一方面精准对接不同企业法律需求,引导企业保护职工合法权益,防范法律风险,提升依法经营能力。另一方面,通过送法进企业、村(社区)普法课堂、民法典宣传月宣传活动、“法治大喇叭”等形式,重点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知识宣传,增强务工人员和群众法律意识、维权意识。

  

“立调审执”一体衔接解纷

谢某等38名农民在工地干活,却迟迟拿不到工资,因多次与包工头余某协商未果,便向会泽县法院和会泽县人民检察院寻求帮助。会泽县法院开辟“绿色通道”,立案后立即联合会泽县检察院开展先行调解。2025年2月17日,经法检两院工作人员共同调解,双方达成一致意见,余某分期支付拖欠的工资,并签署了调解协议。

对于欠薪类民生案件,会泽县法院开辟“绿色通道”,实行“先行调解+快立快审快执”办理模式。统筹人民调解、行业调解、行政调解等力量,加大先行调解力度。在扶贫车间集中、务工群众较多的易地搬迁安置点木城社区成立诉调对接站,将调解、普法宣传和诉讼服务送到务工群众“家门口”。在云南会泽产业园区设立服务站,安排专人入驻会泽县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对园区招商引资、纠纷处理等提供“点对点”服务。对符合条件的劳务合同纠纷、追索劳动报酬纠纷案件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理,提高审判效率。

来自乐业镇的老彭等160名村民,在云南某公司租用在乐业镇的土地里打零工一年多却没拿到工钱,遂起诉至会泽县法院乐业法庭。法庭受理后及时与综治中心、司法所组织联合调解,双方达成协议,公司于2024年11月1日前支付务工群众工资。协议达成后,法庭积极跟进云南某公司筹款情况,督促公司主动履行。在数次沟通后,云南某公司提前筹集资金,并于2024年10月29日到乐业法庭现场逐一转账支付,法庭工作人员逐一联系群众确认。当天160名村民务工费全部完成支付。

为切实解决群众烦“薪”事,会泽县法院通过诉前财产保全、履行情况回访、适时释法说理等多节点发力,促进案件自动履行。同时,建立执行保全、执行和解机制,开展涉民生小标的案件专项执行活动,及时兑现务工群众胜诉权益。

  

司法建议“开良方”促治理

为推进劳动纠纷源头治理,2024年,会泽县法院认真梳理研判案件情况,针对劳动纠纷案件审理中发现的问题,向人社、医保、行政审批、税务等职能部门发出司法建议书,提出加强劳动合同的全流程监督管理和指导、健全社会保险参保登记和费用缴纳的协作监管机制、加大违法案件社会公布和联合惩戒力度、健全劳动纠纷预防和多元化解工作机制等方面意见建议。

2025年5月,会泽县法院组织召开预防和化解劳动纠纷工作座谈会,并通过现场调研、通报劳动纠纷的整体态势及案件受理情况、座谈交流等方式,就司法建议运行效果、存在问题、改进措施进行总结,进一步推动劳动纠纷预防和化解,让司法建议从“纸面建议”转化为“治理效能”,也为营造健康、有序的就业环境增添了法治保障。